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乎大局。
日前,2017年全省“雙安雙創”(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績效出爐,其中,食品安全公眾滿意度為76.28分,較2014年上升11.85分;農產品質量安全群眾滿意度為82%,每年穩步提升兩個百分點。作為全國極少數“雙安雙創”全覆蓋的省份,不久前,浙江還獲得了國務院食安委的肯定。
創建熱潮之下,杭州、寧波、紹興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試點,臺州、金華、麗水緊跟其后,被推薦列入第四批試點。而作為浙江民生工程之一的食品安全市縣區創建,更從基層和源頭筑起舌尖安全的防護網。
浙江百姓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從何而來?“雙安雙創”的浙江經驗體現在哪?記者進行了調查和解讀。
質量追溯
一棵白菜也知“前世今生”
走進杭州和平購物城世紀聯華超市,只要手機掃一掃二維碼,一顆白菜的“前世今生”便一目了然。涵蓋產地、出產日期、檢測結果等信息,讓老百姓感受到“看得見的放心”。
58歲的國企退休職工章如涵推著購物車,輕車熟路地在有機蔬菜區挑選西紅柿。自從開設了品質食品區,章如涵每天都會來光顧:“這里每種食品的標簽上都有追溯二維碼,能輕松查到食品的生產流通信息,特別好!边x上四五個本地生產的西紅柿,她笑著說,吃著酸酸甜甜,就是兒時的味道。
2017年,杭州在全國首推國際標準的“品質食品示范超市”,試點推出品質食品專區供應模式,取得良好社會效果。據統計,該市消費者對品質食品安全放心度高達97.3%,商品二維碼追溯率達100%。如今,像這樣的品質示范超市,全省已有12家,且在持續增加中。
源頭把控、全鏈條追蹤,成為杭州被列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的“密碼”之一。
近日,浙江出臺了《浙江省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明確要求到2020年,浙江農產品批發市場90%以上將建成電子追溯系統。實際上,自2017年4月1日,省食藥監局出臺《2017年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方案(試行)》以來,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一直是浙江食品安全管理的重點、難點。
對于“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榮譽的勢在必得,讓浙江下定決心,破釜沉舟走前列。僅2017年,全省新增無公害農產品488個、綠色食品152個,新增綠色食品基地10.6萬畝,新增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9個。與此同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納入追溯系統的主體覆蓋率大幅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全省開展追溯建設的主體數量達15140家,比2016年增長104%。
從最初的一句口號,到如今的百家爭鳴,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催生的民生紅利,已融入浙江百姓的一日三餐。
陽光廚房
一個探頭“看清”后廚百態
解決了食材源頭問題,如何將安全延伸到餐桌這道“最終關卡”?浙江的答案是:讓“陽光”照進后廚。
記者走訪臨安多個中小學校發現,幾乎每一位家長的手機里都會安裝一款叫做“眾食安”的APP,這是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主導開發的手機應用軟件,學生家長可遠程收看學校后廚實況。中午11時,臨安中學校長方望東準時打開手機,檢查學校食堂后廚配餐情況。他說,現在,全校1000多名師生的餐飲安全全靠它,“一旦發現不規范的行為,可通過拍照舉報,還能視頻截圖取證。監管部門最快可在當天完成處理。”
后廚全透明化,是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得分達標”的重要內容,也是保衛舌尖安全“最后一厘米”的關鍵所在。
2012年,嘉興市秀洲現代實驗學校為規范校園食堂后廚操作、保障在校學生餐飲安全,率先在廚房內安裝監控探頭。這一大膽嘗試是浙江“陽光廚房”發展的雛形。2013年,省食藥監局先于全國開展“陽光廚房”建設,廚房情況通過監控設備接入監管平臺,徹底改變了餐飲單位后廚“閑人免進”模式。
求同存異中,一個個富有地方特色的管理樣板不斷涌現。
在椒江,原本環境臟亂差的海鮮排檔聚集區,如今變身為一條條省級餐飲示范街!瓣柟鈴N房”正是開啟蛻變的“金鑰匙”。對此,示范街經營戶潘先生感觸很深!斑^去,店里因為衛生或菜品質量問題,被顧客投訴過,也被執法部門處罰過,F在這些顧慮基本消除了,即便我在外出差,也能實時掌握店里后廚的動向!迸讼壬f,最開心的是飯館生意越來越好,“今年銷售額估計還能增長20%左右!
截至目前,全省大型餐飲、學校食堂、大型養老機構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高風險餐飲單位已有1萬多家開展了“陽光廚房”建設,覆蓋了80%的高風險餐飲單位!笆濉逼陂g,全省“陽光廚房”規模將超過1.5萬家,基本實現高風險餐飲單位全覆蓋。
智慧監管
一份外賣也需科技護航
“三年多前,網絡訂餐亂象橫生,杭州余杭、下沙多個城中村成了‘黑外賣’的大本營。”提及那段“灰色記憶”,省食藥監局餐飲處邵慧群頗為感慨。
2015年,網絡訂餐忽如一夜春風,熱度席卷大江南北,深受都市年輕人的追捧。以美團、餓了么、百度三大平臺為首的網絡第三方訂餐機構更是大肆擴張市場版圖。據悉,在當時,“黑外賣”每每采取“打游擊”的方式來逃避監管,生命力極其“頑強”。
面對新興事物的沖擊,“邵慧群”們在全省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網絡食品安全博弈,杭州、寧波、紹興等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城市率先出重拳。2016年,經過耗時一年多的大力整治查處,盤踞在我省城市死角的1720多家“黑外賣”“黑作坊”被依法取締。
盡管收獲首輪勝利,但對浙江來說,圍繞網絡食品安全的“攻堅戰”才剛剛打響,智慧監管勢在必行。2017年,寧波先于全國探索實行“以網管網”監管模式,通過網絡訂餐平臺大數據采集、分析系統——智能化網絡訂餐監控系統,監管人員可以“平均1秒篩查4家商鋪”的速度,發現外賣商鋪存在的證照不一致、超范圍經營、疑似黑窩點等八大問題,并第一時間推送給相關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要求企業限時整改,整改不到位就及時查處。
數據彰顯成效:智能化監控系統上線前,寧波第三方平臺商鋪證照不合規率達30%,如今已大幅下降到2%左右,該模式目前已在全省8個設區市啟用。另據統計,2017年,浙江針對網絡訂餐開展“凈網行動”,通過智慧監管提升治理效率,共立案查處網絡訂餐交易第三方平臺8起,取締無證入網餐飲單位2148家,查處違法餐飲單位案件189起。
而今,網絡訂餐之外,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智慧”已無處不在。在金華、臺州等城市,執法人員只要有一部手機、一臺便攜式打印機、一個移動執法記錄儀,即可全程記錄和完成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各項檢查,大大提升監管效率。
五年來,通過“雙安雙創”,浙江大力推進基層責任網絡建設,創成省級餐飲食品安全示范縣35個、藥品安全示范縣49個。
“群眾盼什么,我們就干什么;群眾恨什么,我們就打什么”。省食安辦負責人表示,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浙江“雙安雙創”工作將不斷向縱深推進,筑牢百姓舌尖安全的防護網。(浙江在線記者 吳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