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在參加西安交通大學增材制造國家研究院發展座談會時,3D打印教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中)介紹道,增材制造研究院重點解決領域內技術產生、擴散、中試的缺失環節,為行業提供共性技術,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隨著激光3D打印技術不斷發展,其打印過程中熱輸入小、成形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的技術優勢在解決零件加工及服役期間的損傷修復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圖為利用3D打印技術為工業損傷零件進行修復。
2016年12月28日,位于渭南高新區的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內,渭南鼎信創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李伯平(右)正利用3D打印機生產文化創意產品。
3月18日,在西安舉行的中國西部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陜西恒通智能機器有限公司的3D打印機前,圍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觀展客商。
1月6日,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3D打印課上,趙文安老師正在為學生講解三角洲3D打印機運行原理。3D打印進入小學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完成創意構思、三維建模設計和成品打印的過程。
1月3日,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賽隆公司技術團隊對等離子旋轉電極制粉設備進行調試。該研制平臺可用于制備3D打印、表面噴涂、注射成型以及傳統粉末冶金近凈成形等領域所需要的球形金屬粉末。
2016年12月26日,C919大型民用客機3.07米的中央翼緣條工藝驗證件被擺放在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展廳內。在C919設計驗證階段,該公司利用金屬3D打印技術解決了飛機中央翼緣條的制造工作,創造了全球最高的金屬3D打印一次成型零部件紀錄,并且最終得到“其性能與鍛造件相當”的高度認可。
1月6日,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正在進行的3D打印鈦合金胸骨置換術。第四軍醫大學3D打印研究中心實驗室主任楊冠英告訴記者,得益于陜西省3D打印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國內僅有的10例3D打印鈦合金陜報視覺二維碼胸骨置換術中的8例就誕生于唐都醫院胸腔外科。
陜西日報訊(記者趙晨 通訊員梁嘉赫)增材制造技術,即3D打印技術,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
作為全國率先發起研究增材制造技術的省份,近年來,陜西不斷壯大培育形成了一批從事增材制造設備研發生產、材料制備、產品加工及技術服務的專業化企業,應用領域涵蓋醫療、航空、航天、汽車、軍工、模具等諸多領域。
2016年7月的一天,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小飛教授收到一封海外郵件。發件人是一名因心臟搭橋手術而產生骨髓炎的加拿大女患者,她告訴李教授自己從海外媒體上得知唐都醫院在2015年成功實施了世界首例3D打印鈦合金胸骨置換術,她覺得困擾她兩年多來的病痛可能因此會得到改善,就輾轉進行聯系。“從實施首例利用3D打印鈦合金胸骨置換術以來,唐都醫院已經累計利用3D打印技術實施手術數量已突破60例,這在全國都是十分罕見的!钡谒能娽t大學3D打印研究中心主任曹鐵生教授告訴記者。目前,這名51歲的加拿大患者正在積極辦理來華簽證,并為下一步來陜治療進行準備。
不僅在醫療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日趨加快,傳統制造業正向綠色化、智能化制造業發展,增材制造產業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作為我國增材制造技術研發的中心之一,陜西集中了以我國增材制造領域唯一的院士盧秉恒以及李滌塵、黃衛東、趙萬華、洪軍等為代表的領軍人物。此外,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內最早研究3D打印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高等院校,率先開展了光固化快速成型、金屬熔覆成型、生物組織制造等研究并在國內建立了20多家服務中心,而不久前落戶陜西的我國第二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將重點解決3D打印產業共性的、關鍵的技術難題,更好地服務我省高端裝備制造、醫療、文化創意等產業快速發展。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金屬多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增材制造重點研究機構,我省已培育形成一批產業化重點企業,充分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帶動陜西增材制造產業發展。
近年來,由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發起組建的陜西省增材制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搭建起產學研溝通橋梁的作用,該聯盟迄今已有超過60家成員單位。同時,依托我省增材制造技術研發優勢及產業基礎,搶抓機遇,在現有西安高新區及渭南高新區增材制造基地基礎上,進一步擴展范圍,集聚上下游相關企業,擴大產業規模,占領增材制造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