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寶雞市眉縣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有效解決群眾“難心事”。如今,眉縣的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各方面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幸福眉縣”的底色更足、質量更高。
就業服務觸手可及
上午9時,走進眉縣城西零工市場,大廳內綜合服務區、信息發布區、洽談區、待工休息區等設施一應俱全,前來求職的工人或咨詢登記、篩選信息、排隊等候,一派熱鬧忙碌的景象。“有了這個市場,找工作方便多了,以前就聚在街邊等,有活沒活全靠運氣,現在不僅能遮風擋雨,還能讓我們自己挑活。”前來求職的工人高安芳說。
眉縣城西零工市場工作人員向求職工人提供就業服務(眉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眉縣城西零工市場的建立,為小時工、短期用工、臨時用工需求的個人和企事業單位搭建了雙向選擇的橋梁。”眉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程浩表示,眉縣城西零工人員大多來自縣城、鎮街以及周邊鄰縣區域,求職意向主要集中在獼猴桃等經濟作物農活及搬家、家裝、包裝、家政等方面,試運行至今,累計發布用工信息2.68萬條,服務零工人員咨詢1.2萬人次,促進零工就業6000余人次。
2024年,眉縣堅持就業優先,成功舉辦陜西省2024年春風行動招聘活動啟動儀式,先后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直播帶崗、跨區域勞務協作等特色招聘活動,實現就業5000余人。大力推進返鄉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創業,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600萬元,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經驗在全國交流。實施“321”勞務品牌培育計劃,培育打造市級勞務品牌2個,縣級勞務品牌4個,帶動就業3萬余人,“眉縣桃把式”勞務品牌代表陜西省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展覽活動。深入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培育省級勞動關系和諧園區1個,省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2戶,省級金牌勞動關系協調員6名,市級優秀企業2戶。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524人,失業再就業1037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524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3%,全縣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下一步,我們將以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基,集中力量破除發展難題,落實落細各項惠企利民政策,不斷提升人社服務質效。”眉縣人社局局長王選剛說。
養老服務升溫增效
眉縣大力發展養老服務事業,“養老”變“享老”的溫暖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看,社區電話就在墻上貼著呢,有啥急事,打個電話人就來了,就跟自家娃在跟前一樣。”眉縣首善街道濱河社區的楊大爺獨居在家,腿腳不便,社區工作人員經常上門探訪,讓老人倍感安心。“我們根據職能差異,將黨員、醫務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等劃分成紅色愛心、白色醫療、藍色維穩、綠色環保和黃色便民等‘五色服務隊’。”眉縣首善街道濱河社區黨委書記馮軍鵬表示,為及時發現并解決空巢、獨居、留守、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困難,“五色服務隊”堅持“上門問需+代辦服務”,定期入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慰問幫扶、家庭照護、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
眉縣幸福院為老年人提供助殘服務(眉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助餐是老年人排名靠前的服務需求。在眉縣橫渠鎮豆家堡村的幸福院,本村60歲以上的孤寡、重度殘疾人群可以在此享受就餐服務,幸福院只象征性收取一餐一元錢的費用。“現在,村里邊有食堂,我們老年人吃飯既方便又便宜,主要是味道也可口,重陽節那會兒還弄得是羊肉泡嘞。”村上的老年人表示,這樣的晚年生活,讓他們覺得很滿足。
走進眉縣福義樂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康養樓內設有160個獨立房間,可入住300人,房間內有電視、空調、暖氣、獨立衛浴和新風系統等配套設施。除此之外,還設有足浴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書法繪畫室、美容美發室、中醫理療室等休閑娛樂場地。“該項目總投資1280萬元,總建筑面積5400平方,2025年一月份將建成使用,旨在建成讓老年人快樂無憂的幸福家園。”眉縣福義樂智慧養老服務中心院長謝林霞說。
養老服務做好“兜底”,老人生活才能“有底”。2024年,眉縣圍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范運營養老服務設施,強化規范機構安全管理,推行養老助餐試點,開展助老愛老主題活動160余場次。豆家堡村、棗林村等助餐試點已正式運行;眉縣樂緣老年公寓成功創建為陜西省第一批旅居養老基地;濱河社區、景賢社區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已基本形成了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城鄉一體、標準統一、網絡健全、管理規范、便捷高效的養老格局。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養老服務謀劃康養產業、養老輔助器具及旅居養老項目,探索差異化、多元化養老服務模式,持續提高老年人關愛服務水平。”眉縣民政局副局長楊亞會說。
醫療服務優質便捷
醫療衛生,關乎老百姓的身心健康,關乎千家萬戶的福祉。2019年,眉縣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2020年掛牌成立總院,由縣人民醫院牽頭,整合縣鎮村167個公立醫療機構,內設8個管理中心、8個業務中心和8個專家組;2024年以來,眉縣通過持續整合優化資源、放權賦能管理,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實現“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目標,讓高質量發展成果切實惠及民生。
家門口的鄉鎮醫院,如何幫助群眾把更多病看好?眉縣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作為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的“先手棋”。2024年累計選派7名縣級醫療骨干擔任鄉鎮衛生院業務副院長,下沉61名中高級職稱臨床人員長期駐點幫扶,縣鎮合作共建重點科室12個,在2個鎮衛生院全面實施縣級醫院全托管管理機制。“現在鎮上衛生院也能掛到縣上專家的門診了,在鎮上看病不但放心,還更方便、省事。”在眉縣橫渠鎮中心衛生院,說起現在的就醫環境和服務質量,群眾滿口稱贊。
“通過實施對口幫扶、遠程診療、雙向轉診制度,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同質化診療服務,目前縣域內就診率持續穩定在90%以上,基層診療量占比上升至51.89%,全縣11所鎮衛生院全部通過‘優質服務基層行’達標驗收。”眉縣人民醫院院長冉學兵說。
眉縣人民醫院為老年人開展義診活動(眉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日前,眉縣人民醫院腎病老年病科聯合李大慶血管通路中心專家團隊開展血管通路普查與健康宣教義診活動,讓眉縣廣大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現在義診到了家門口,很方便,剛讓專家給我檢查了一遍,基本上沒什么問題,我也就放心了,感謝義診服務。”前來檢查咨詢的市民劉女士說。
據了解,2024年眉縣聘請省市專家定期來眉開展業務指導,配套成立病理、腫瘤、手術等5個質控中心,統籌市幫縣、縣幫鎮醫療幫扶工作,年內引進新技術新項目14個,累計查房帶教 353次,業務培訓106次,處方點評540次,培養業務骨干147人,出院患者微創手術量同比增長5.65%,外轉患者同比下降25.50%。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省市醫改工作部署,深入學習借鑒三明改革經驗,持續提高縣域醫療服務能力,鞏固縣域醫共體建設成果,為全縣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冉學兵說。(眉縣縣委宣傳部供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