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第三衛生間”已有250余座,四類場所公廁應該設置
父母帶異性孩子、子女帶異性老人可以共用的“第三衛生間”,上海已有250余座。而根據上海綠化市容部門的最新要求,今后,上海新建公廁必須配建第三衛生間,對現有公廁改建困難的,則可依托無障礙廁間改造,添置相應設施設備來滿足需求。
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在當天下午舉行的主題論壇上,上海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主任張峰透露,近幾年新增的“第三衛生間”,有效緩解了父母帶異性孩子、子女帶異性老人外出用廁不便的情況,受益家庭普遍叫好。“第三衛生間結合無障礙廁間的多功能配置,是公廁服務人性化定位和精細化管理的成果。”他說。
第三衛生間須配備“兩大兩小”
大人帶著不同性別的小孩上廁所是件難事:讓小孩一個人去上廁所不放心;帶小孩進大人廁所有點難為情;大人上廁所放小孩子一個人等在外面又不放心。子女扶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如廁也是件難事:進男廁所還是女廁所,可謂兩難。
為減少這種尷尬現象,上海自2014年開始試點推出異性父母、子女可共用的“第三衛生間”。據張峰介紹,與普通廁間相比,第三衛生間必須配備“兩大兩小”、“一桌一椅”:“兩大”指成人坐便器、成人洗手臺,“兩小”指兒童坐便器、兒童洗手盆、“一桌”指多功能臺、“一椅”指兒童座椅。因此,第三衛生間也可以理解為“通用衛生間”或“家庭衛生間”,一個家庭進入可以各有所屬。
近年來,本市一、二類環衛公廁第三衛生間的配置比例逐步提高,中心城區2015年底達到6%、2016年底達到10%,郊區2015年底達到5%、2016年底達到8%。2017年,又有虹口、普陀、寶山等區結合公廁改造新增一批第三衛生間,受到很多家庭的歡迎。
四類場所公廁內應設置第三衛生間
其實,在全球范圍內,第三衛生間最早是以“中性衛生間”形式出現在泰國,供第三性人群使用。隨著城市發展,逐漸成為男女都能使用,殘疾人、老人和幼兒可以在異性家屬陪同下進入的衛生間。此后,這種第三衛生間被更多發達國家作為公廁建設無障礙設施的一種必備。
上海于不久前開始實施的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就十分重視第三衛生間的設置。根據《標準》,以下四類場所的公廁內應設置第三衛生間:商業區,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等重要交通客運場所,旅游景區(點)、開放式公園(公共綠地)、游樂場等重要公共文體活動場所及其他環境要求高的區域,醫院。
根據要求,第三衛生間內應配備低位坐便器、低位小便器、低位洗手盆、托嬰板、兒童安全座椅、助力扶手、緊急呼叫器等設備,且使用面積不小于6.5平方米。第三衛生間一般用“男女,中間加個輪椅”作為標識,男女都能使用,殘疾人、老人及幼兒可在異性家屬陪同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