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山東東營,黃河下游的入海口段。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這里淤積,形成了黃河三角洲。九曲黃河尾閭美。黃河最下游的這片濕地,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它承接著整個黃河流域輸送來的物質流和生態流,也因此,黃河口濕地的生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個黃河流域的生態健康狀況。

張樹巖在黃河口工作已30年,最近這十年,他主要負責河口濕地的鳥類監測工作。

這是2024年秋季的遷徙季,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里,各種候鳥結隊而至的壯觀景象。 現在,每年來到黃河口遷徙、越冬的候鳥多達數百萬只,其中還有許多是國家級珍稀鳥類。

就在2024年7月,黃河口候鳥棲息地作為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可它們并不知道這片濕地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因為黃河斷流、海水蝕退,遭遇了嚴重的鹽堿化。

從這樣的鹽堿化程度,到如今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的黃河三角洲,河口濕地的生態改變見證了整個黃河流域生態的變遷。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中心負責人 王安東:黃河不斷流是決定了我們黃河三角洲逐年向好的基本因素,黃河不斷流之后每年給我們兩側的濕地補水是我們淡水補給的唯一客水來源。

2024年8月,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發布,從1999年施行黃河水量統一調度以來,黃河已經實現了連續25年不斷流。這也是黃河健康生態的重要標志之一。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在“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理念引領下,上游保護、中游治理、下游修復的系統觀念貫穿到整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

從斷流到不斷流,黃河的生態改變是如何發生的?

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水沙關系協調是關鍵。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跨越九省區,蜿蜒5400多公里的黃河,是世界上公認含沙量最大、最難治理的河流。多年來,黃河的年平均輸沙量在16億噸左右。而作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的水資源僅占全國的2%,水量不及長江的十分之一。

水利部黃河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李群:水沙關系不協調,這是一個癥結所在。這種不協調的關系帶來什么后果呢?一個是黃河善淤,善徙,善決。同時,黃河下游的二級懸河這種嚴重的局面還沒有得到完全的解除。

因為水少沙多難以治理,歷史上的黃河下游曾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而另外一個復雜的問題表現在,黃河的水和沙分別來自不同的區域,水沙異源也增加了協同治理的難度。

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有限公司 工程技術部負責人 楊俊峰:黃河流域的水一半以上產生于上游,但是沙子來源于中游地區,就是咱們說的黃土高原地區,就是晉陜兩省地帶,來自不同的源頭。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上中游管理局 總工程師 喻權剛:沙子是怎么來的,從坡上來的,坡上哪兒來的,坡面、耕地。這個泥沙下去到河道里面又造成黃河下游的懸河,就相當于黃河下游河道里面河床比兩邊陸地高。

如果在上游高寒脆弱的黃河水源涵養地保護是重中之重,那么中游的治理便是水沙關系協調的關鍵之一。 一個逐漸完善的水沙調控體系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爆破巨響,黃河古賢水里樞紐工程建設正式開工。

這是繼2001年小浪底水利樞紐投入運營之后,黃河干流上的又一個控制性骨干工程、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工程項目。建成之后,它將和450多公里之外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共同在黃河中游形成調水調沙的雙動力。

這是2024年黃河汛期,小浪底水利樞紐調水調沙時的壯觀景象。位于黃河中游和下游交界處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從2002年首次啟動調水調沙以來,已經參與黃河調水調沙29次。大流量的下泄,重刷河道;水庫和河道中淤積的泥沙被足夠的水動力推入大海。

運行20多年,小浪底水利樞紐有力保障了下游河道秋伏大汛的防洪安全,也改善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積情況。

有數據顯示,到2023年汛期前,下游主河槽高度平均下切了約3.1米,主河槽的最大過洪能力從之前每秒不足1800立方米增加到每秒近5000立方米。

盡管如此,黃河下游的懸河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而未來,有了古賢水利樞紐工程的加持,小浪底調水調沙的后續動力將進一步增強。

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有限公司工程師 李振國:有了古賢之后,再給小浪底提供10到15億方水,可以保證在調水調沙期間用五天左右的時間,把小浪底的泥沙水全部沖到河口。

包括古賢和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在內,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黃河水利樞紐工程共同構成了黃河干流以水利樞紐工程為主的水沙調控體系,發揮著聯合調水調沙的作用。

水利部黃河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李群:我們也是幾十年的治黃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攔、調、排、放、挖,治理泥沙這樣一個途徑。攔呢,就是攔截泥沙,通過工程水庫攔截,調就是調水調沙,排呢就是利用下游的河道把這些泥沙通過塑造有利于排瀉的這種形態,把這些泥沙能夠安全輸送入海,減少淤積。放呢,就是放淤,引洪放淤,這是綜合的治理泥沙的措施。調水調沙就是利用水沙調控體系和以小浪底為核心的骨干的水庫群進行聯合調度,然后塑造協調的水沙關系,維持下游主槽的過流能力。

一邊是工程性措施的保障,另一邊,在黃河泥沙的集中來源地——黃土高原地區,生態治理帶來的改變也正在發生。

從上游的龍羊峽,到河南桃花峪,這是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地區。面積約64萬平方公里。這里也是黃河泥沙的集中來源地。有多沙區21.2萬平方公里,其中多沙粗沙區7.86萬平方公里。

綏德,正是在粗泥沙集中來源區的核心區域。

抵達綏德當天遇到了降雨。綏德辛店溝水土保持示范園的工作隊員們帶著記者,分別在經過多年治理的辛店溝、韭園溝和未被治理過的裴家峁溝和橋溝這幾個小流域的水文監測斷面,收集了降雨之后形成的徑流水樣,準備檢測其中的含沙量。

在經過測量得出的數據中顯示,治理程度較高的韭園溝,徑流中每方水的含沙量在1.23公斤;而在未被治理的裴家峁溝,每方水的含沙量在2.48公斤。裴家峁溝的面積是韭園溝的一半左右,但徑流中的含沙量是韭園溝的兩倍多。治理和未治理的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雖然這天的降雨量屬于普通降雨。工程師黨維勤告訴記者,在二三十年前,植被沒有恢復成今天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在韭園溝這樣的治理區域,溝道中形成的徑流每方水也會有大幾十公斤的含沙量。和今天測得的一兩公斤相比,這樣的結果已經可以反映治理的整體效果。

水土保持專家黨維勤告訴記者,今天測得的這樣一組數據,也可以說明在一系列小流域深度治理的基礎上,整個區域的自然環境在整體變好。

綏德地處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區,是黃河的粗泥沙集中來源區之一,也是整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成立于1952年。對于水土流失的治理,他們已經進行了7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積累,水保工程師們總結出了一整套以小流域為單元、多種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模式。

而綜合治理指的是在小流域的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水土保持。修梯田、打淤地壩,這些是工程措施和農業耕作措施;在坡面植樹種草,這是林草措施。

在綏德辛店溝水土保持示范園的坡頂,總工程師喻權剛向記者更直觀地展示了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現在正在采用的以小流域為單元的“三道防線”綜合治理模式。

經過“三道防線”幾十年的綜合治理,從綏德向黃河輸送的泥沙已經大幅減少。

綏德水保站對比了1977年和2017年發生在當地的兩場暴雨數據,雨量幾乎相同,都在150毫米左右,而向黃河的輸沙量從764.2萬噸降低到了13.4萬噸。相隔四十年,綏德向黃河輸送的泥沙減少了98%。

黃委會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原總工程師 黨維勤:從水量上計算,整體上從五六十年代到現在來比較,徑流總量,就是流出去的水量沒有大的變化,基本上持平,但是泥沙攔截是非常大的,達到了98%,這么大的攔蓄,就是現在常說的土不下山,泥不出溝,清水長流。

這些年,“三道防線”的治理模式已經推廣到整個黃土高原上千萬條小流域的綜合治理中。

黃河流域的林草植被覆蓋率由上世紀70年代不足20%提高到現在60%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從1990年的46.5萬平方公里減少到現在約25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從1990年的41.5%提高到現在的67.4%。

這里是潼關,黃河幾字灣的最后一彎。黃河的一級支流渭河從這里進入黃河。

整個黃土高原地區向黃河輸送的泥沙都會經過潼關水文監測斷面。根據潼關水文站的測算和《中國河流泥沙公報》統計,最近這十年是黃河輸沙量減少最快的十年。從2014年到2023年,黃河年均輸沙量在1.61億噸,和過去相比,平均每年減少的輸沙量達到7.6億噸。

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的總工程師喻權剛,拍攝記錄黃土高原和黃河的變化已有20年。他鏡頭里的黃土高原在一年一年地由黃轉綠。

黃土高原——這片曾經向黃河大量輸送泥沙的廣袤區域,也一度被認為是生態絕望之地;經過多年的水土保持和生態治理,它在減少向黃河輸送泥沙的同時,也逐漸釋放出越來越大的生態價值。

在抵達綏德的前一天,在西安的黃河上中游管理局,進行了一場水土保持生態產品轉化交易的簽約儀式,這是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產品轉化交易的先行者。水土保持生態產品,是指通過水土保持措施,使生態系統提供給人類社會使用和消費的或具有潛在使用價值的供給與服務。

這次交易的產品正是綏德辛店溝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成交金額150萬元。

在黃河中游的、廣袤的黃土高原區域年復一年所展現出的這些綠色中,有母親河的生態改變,也有黃河的保護和治理之于黃土高原的更深刻的意義。

不僅是丘陵溝壑區的小流域生態在改變,在城市周邊的流域,治理同樣在進行中。

流經富平的石川河是黃河一級支流渭河的一級支流。十年前它是荒灘溝,當地人這樣形容:汛期洪水漫灘、旱季就是臭水溝。十年間,經過了修筑防洪堤壩應對汛期洪水、再借助上游水庫進行生態補水,再到污水治理、水土保持等一系列措施,石川河呈現出了現在草美水清的樣子。

黃土高原生態的改變是黃河生態保護的縮影。正是一個個像毛細血管一樣小流域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和改善,最終帶來整個黃河流域生態的改變。從源頭到入海,黃河的生態是有機整體。在黃河口,這一片濕地能夠重獲新生與黃河生態是否健康有直接的關系。

這是黃河尾閭的現行入海河道,也是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北邊這條,是1976年改道的黃河故道刁口河流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黃河頻繁斷流的那些年,沒有黃河的水量補給,刁口河曾嚴重蝕退,河口濕地的生態奄奄一息。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 王安東:不進則退嘛,現在我們整個黃河三角洲,在有水沙補給的區域它是往外生長的,失去水沙補給的其他區域,比如76年的河道(刁口河道)它是侵蝕的,它是往后退的。從1976年到2010年,這段時間是沒有補水的,后退到10公里,海就上來了,200平方公里的陸地潮間帶就沒了。原來林子非常多,很多林子在鹽漬化嚴重的情況下就會退化枯死。

改變的力量正是來自上中下游對黃河的生態保護和水沙關系的統籌協調和治理。1999年,沿黃省份開始嚴格執行黃河水量統一調度,2006年國務院頒布《黃河水量調度條例》,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使黃河水量調度管理的法律手段進一步完善。

嚴格的用水制度,和黃河干流上 小浪底等水利樞紐工程形成的水沙調控體系,以及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有效加持,從2008年開始,黃河逐步實施了對現行河道的生態補水。2010年,黃河故道刁口河流路也開展了生態補水。

十六年,累計補水超過14億方。

在黃河口工作三十年、最近十年負責濕地鳥類監測的副站長張樹巖,應該算得上是來到這里或定居在這兒的鳥兒們最熟悉的人。十年間,張樹巖在這片濕地發現了包括紅胸黑雁、黑臉琵鷺、鵜鶘在內的許多珍稀鳥類。

這些年,黃河口三角洲的濕地,因為黃河水量的豐沛以及濕地生態修復的一系列手段,呈現出了獨特的生命力。在采訪張樹巖的這天上午,他拍攝到了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在保護區里嬉戲覓食的美妙場景。

張樹巖:第一次,第一次拍得這么近,有小小的幸福感。你看鵜鶘多么悠閑,就像一家人在一起野餐似的。你說我為什么要放這么大看,我希望我還有新的發現,只有你看到這些細節,你才能發現新的鳥種。你一定要相信,你會記錄到比這些更難得,更珍貴的鏡頭。這片濕地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我相信有更多的寶藏等著我去挖掘。(來源:央視新聞《新聞調查》)

編輯:劉博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