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国内精品蜜汁乔依琳视频-国内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新区-国内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影院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央廣網

成都:從“看”文化到“種”文化 民俗文化入人心

2019-02-06 21:11:53來源:新華網

  還原三國的仿古祭祀,別出心裁的“定制春聯”,家門口的文化演出……春節期間,成都各類民俗文化活動精彩紛呈。記者看到,今年的新春民俗文化活動更加別具巧思,讓不少市民在看文化的同時體驗文化,讓傳統民俗文化在群眾心中萌生新芽。

  仿古祭祀憶三國 “博物館里過大年”

  在成都武侯祠,有一方巨石刻著“喜神方”,而成都傳統民俗“游喜神方”,則是到喜神所在的方位,祈求一年的吉祥如意,這一習俗在成都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今年春節期間的“武侯祠大廟會”上,通過恢復成都老民俗味道,市民們可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感受“博物館里過大年”的新春氛圍。

  大年初一的仿古祭祀,是“游喜神方”活動的高潮。上午9時30分,伴隨著震天的鑼聲,蜀漢儀仗隊舞旗擺陣,威風開路。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扮演者一身盛裝,率一眾文臣武將共108人魚貫而出,與市民見面。獻三牲、獻帛、奠爵……主祭官用川劇特有的唱腔,帶領一眾蜀漢人物宣讀新年祝文。

  仿古祭祀活動結束后,市民則紛紛在三義廟前祈福,摸“喜神石”討好彩頭。喜神石前排起長長的隊伍,大家紛紛躍起,摸“喜”字、沾喜氣。

  除了“游喜神方”,三國文化的展現則讓游客們體驗了“博物館里過大年”的新春“新意”。西區湖面的主題燈組“威震華夏”高22米,利用燈光技術再現了“水淹七軍”這一三國時期的經典戰役;西區中軸線上長130米的“蜀漢勝跡”燈組,則把武侯祠博物館的三國遺址遺跡調查成果和燈組相結合,展示蜀漢三國文化遺存。

  春節期間,游客們還可以參觀重裝開放的“三國文化陳列”,聽資深專家為文物收藏愛好者“鑒寶”,看專業演員帶來的《蜀宮樂舞》《影舞萬象》等舞蹈和《蹬鼓》《空竹》等雜技。

  傳統春聯出新意 “量身定制”顯個性

  前不久,成都市青羊區印本書屋創始人朱貝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副“定制春聯”。打開盒子,精美的春聯呈現在眼前:上聯“印三書兩紙一點創意別具匠心”,下聯“本萬卷千庫百個小店大有不同”,橫批“印本書屋”。

  “‘定制春聯’是傳統文化一種全新的、更貼近大眾和生活的表達方式,讓我們的‘年文化’成為一種新時尚。”朱貝說。

  據了解,這是2019年成都“春聯迎新春·民俗進萬家”線上活動送出的禮物之一。通過線上下單、定制春聯內容的方式,今年2019副“定制春聯”被送到全國各地。

  而來自甘肅的王婕則定制了這樣一副對聯:上聯“預覽收到馬上改”,下聯“好的可以沒問題”,橫批“OK發吧”。她告訴記者,她希望“春聯”能表達自己對工作的愿望,貼在家里當作“護身符”。“作為90后本來‘腦洞’就比較大,‘定制春聯’是個新鮮的概念,也想通過春聯感受新年的祝福。”王婕說。

  書法家李興輝今年“主動請纓”,為市民寫“定制春聯”。“‘定制春聯’的方式讓春聯更接地氣,今年明顯感覺到年輕人的表達方式和一些網絡用語更多了。”李興輝說。

  傳統文化鬧新春 民俗文化入人心

  “拜年啦!”5日一早,都江堰市宣化門前鑼鼓喧天,“財神”手捧“金元寶”向市民拜年,拉開了“2019都江堰市民俗鬧春·城鄉大拜年”帷幕,約5萬名市民、游客前來觀看。

  春節期間,“成都文化四季風·民俗鬧春”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在成都各區(市)縣開展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都江堰市民朱斌剛爬了玉壘山下山,看到巡游演出忍不住駐足觀看。“舞龍、秧歌、嗩吶等民俗表演形式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濃濃的民俗味把新年的氣氛烘托得很熱烈,讓年味更濃郁。”他說。

  而在成都龍泉驛區,一系列傳統文化表演則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十五在景區、公園、商場上演。“春節期間,我們精心準備了節目,比如喜慶的《拜新年》、百姓愛看的《變臉吐火》、講述洛帶故事的《劉禪落帶》等。”民中川劇團負責人說。

  “今天看了《劉禪落帶》,才知道這口井和洛帶古鎮的故事,傳統文化真是太吸引人了!”從自貢來的施文浩說,春節過后會多學習一些川劇、京劇曲目,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貢獻力量。

  在成都金牛區的新金牛公園中,則上演了一出“新春拜師”。10多位來自四川省詩書畫院的藝術家揮毫潑墨,為參與現場抽獎的觀眾贈畫。家住附近的呂大偉一家中了“大獎”,喜歡畫畫的5歲女兒呂炎曦抽中了畫家郎超的《事事如意》圖。

  而郎超也對呂炎曦喜愛有加,提出要與呂大偉一家合影留念:“這孩子,不光有繪畫基礎,而且對藝術的感覺非常好,是棵好苗子,如果你們愿意可以來詩書畫院找我。”呂大偉驚喜地說:“原本只是讓她練練,現在要認真考慮怎么拜師的問題了。”

編輯: 李澎

成都:從“看”文化到“種”文化 民俗文化入人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