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4-2018年農村電商歷年網絡零售額。電子商務中心供圖
中新網杭州5月30日電(王迎)29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2017年度中國農村電商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零售額達12448.8億元(人民幣,下同),電商成扶貧新生力量。
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愈來愈受國家和社會重視。今年5月,《關于推進農商互聯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明確指出,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
“農村電商發展能為農村地區創造一條完整的新產業鏈。”中國電子商務知名專家、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從網購、農資采購、根據平臺大數據定制化生產,到電商平臺貸款,互聯網對農村生產環節產生更深刻的影響。
電商扶貧就是該影響的“注解”。一方面,去年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和部分“獨角獸”推動中國“精準扶貧”。
報告表明,阿里巴巴零售平臺自2016年起,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共銷售292億元商品。京東則于2016年一季度至2017年二季度,累計幫助貧困地區銷售商品153億元。
另一方面,曹磊表示,社交電商平臺憑借較低獲客成本,大大降低“農產品進城”門檻,推動“電商扶貧”下沉落地。如“云集”以“百縣千品”項目,實現40秒賣光安徽界首25000斤滯銷土豆。
此外,農村電商構建的完整產業鏈還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報告統計,2017年農村網店帶動就業人數超2800萬人,且數量穩步增長。基于此,預計2018年農村網絡零售額將突破1.6萬億元,漲幅或超35%。
對此,曹磊建議,以政策形式召集專家,對農村地區涉及電商人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或在部分農業院校增設農業電商課程,開展入門知識培訓會,推動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助力電商扶貧。
“農村電商已進入第二階段,商業巨頭全方位立體式滲透、進軍。對此,需提高農村電商生產者服務意識,通過定向宣傳教育,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考核體系。”曹磊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