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部門聯手整治培訓機構預付費亂象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
留學培訓最高一次預付20萬元
學校是否存在預跨年收費?是否制定退費辦法?是否公示收退費?……日前,全市9部門聯合開展整治預付卡違規經營專項行動,教育培訓機構預付卡及預收費,成為檢查和整治的重點。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預付費在教育培訓行業中普遍存在,不少培訓機構的預付經費高昂,少則幾千,多則十幾、二十萬,部分培訓機構為促銷課程,還推出了各式預付費算法,紛繁復雜。近年來,眾多培訓機構卷巨款跑路現象時有發生,也與培訓機構預付高、退費難這一“通病”息息相關。
近年來,預付卡經營在教育培訓行業非常普遍,但消費侵權、卷款跑路等案件頻發,讓這一非常普及的教育消費形式蘊藏了越來越大的安全隱患。
日前,一份由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市商務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9大部門聯合制定的《北京市聯合整治預付卡違規經營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在各級教育部門傳達,要求檢查教育培訓機構的預付卡及預收費情況。
此次專項行動中明確,“為了加強教育培訓機構預付卡管理,保護學生權益、維護教育秩序,按照北京市教委工作整體部署”,將重點整治培訓機構發行、經營單用途預付卡及履約情況,要求培訓機構自我排查。作為大量存在預付費現象的教育培訓領域,此次9大部門整治預付費行動中特別強調,要加強對教育領域的預付監管,消除監管盲區,將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以打擊圈錢跑路、侵害消費權益為重點,集中查處一批案件,解決預付卡消費糾紛。
這項全市大規模的整治預付費專項行動,日前相關教育部門也有了新的推進。海淀區教委11月10日下發了《關于在教育培訓機構中開展整治預付卡及預收費工作的通知》,明確整治工作。除了排查培訓機構是否存在發行、經營單用途預付卡及履約情況之外,還要求各培訓學校開展2017年學校預收費行為的自我檢查。檢查內容中,跨年預收費、退費等預付費涉及的核心問題,成為重點。
學校是否存在跨年預收費(含預收費的時間、預收費標準等);與學生是否簽訂入學協議或者合同;是否制定本校的退費管理辦法;是否落實收退費公示制度;收費是否經價格部門備案、公示;學校是否建立三級投訴平臺;學生退費投訴是否合理處理等等……這些具體情況,都要求各個培訓機構先進行認真自查報送,發現問題要求立即整改,并規范收退費行為。
對于培訓機構的預付費情況,區教委還將進行抽查和核查。據了解,預付費的檢查情況,還將納入培訓機構的2017年度年檢工作,關聯年檢結果。此次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中也明確,將建立培訓機構的“黑名單”機制,組織有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提高預付的違法違規成本。據介紹,未來全市整治預付聯合行動,還將建立起長效工作機制,長期進行。
文/本報記者 林艷 武文娟
現狀調查
預付班型課時五花八門 最高一次需付二十萬
“至少要先買24節課”“必須先繳第一期課,5萬”……類似這樣的預付費形式,在教育培訓機構中并不鮮見。一次性預付課時,成為了行業不成文的收費規矩,一次性預付少則幾千元,多則高達二十萬元,各種五花八門的課時和班型,全部都要求家長們“一次性提前買單”。
北青報記者近日隨機走訪了幾家培訓機構,在海淀區幼小銜接機構的春季半年班中,一次性的預付費金額高達14900元。而在通州某家少兒文化藝術中心的招生簡章中注明,該機構秋季幼小銜接全日制一年班學費年繳,每月3500元。這意味著如果要參加這個培訓班,家長必須先一次性交納4.2萬元。
此外北青報記者發現,鋼琴、游泳、繪畫等等培訓課程,在這些藝術培訓機構中都必須按期預付,如位于阜成門附近的藝術教育機構,兒童基礎鋼琴課的收費標準為每節課220元,按照規定家長必須一次性先預付一期的課程,該課程一期為54節或108節,預付費都得上萬元。
除此之外,有些培訓課程預付的時間跨度還很大,甚至要求先預付三年的“學費”。北京某知名培訓機構為美國本科留學所做的精英計劃,將托福、SAT、AP等多項課程整合,一次性要求預付10萬至20萬不等,時間跨度為2年-3年。“這么多錢一下就劃走了。三年的‘學費’必須一次性先交,才能上這個課。”海淀區某位高一學生,一個多月前剛剛報了某培訓機構的出國課程,而家長就這一項課程,擔負了一筆高額的預付費。
送課、打折、返券成機構預付慣用優惠
買滿100節課再贈20節課,折合后每節課可優惠12%;同時加入兩個班型直減1000元現金;連報兩期課可享9.5折,再贈3節數學課……為了提高預付費的額度,不少培訓機構招數各樣,紛繁復雜的預付套餐堪比“雙十一”的復雜算法。
北青報記者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在線平臺上看到,該平臺在推出新的“寒春課程空前優惠”,其中在優惠的課程中包括寒春聯報9.5折優惠,贈送好禮以及數學班報名就送100元代金卡。家長報名時,需要先算一下寒假和春季課程聯報的課時價格和分別報班的價格,然后再算一下包與沒包數學報名代金卡的優惠力度,最終才能得出最優惠的預付形式。
某機構在其托福北美大學留學的某項目中打出聯報、續報名的廣告,其中提到學員同時報入兩個指定的班型,則可以直接減免1000元的現金,老學員再次報入指定班型可以減免500元的現金;某籃球輔導學校也在自己的招生廣告中打出了學生連報兩期標準版課程可享受9.5折優惠,如果老學員在開課前報名整期課程,則會享受200元的優惠……
在各式優惠中,多買課、多預付才能獲得更多的優惠,成為培訓機構的普遍“招數”,而家長們往往容易“中招”,為了享受更大的優惠力度,往往提前支付更高的培訓費用。
退費難、退費虧成為培訓機構“通病”
除了預付金額高之外,退費難是被眾多家長詬病的重要問題。一次性高昂預付,卻不代表可中途退費。據家長們反映,除了小部分大型培訓機構在協議中明確可以退費之外,許多小型培訓機構都不允許中途退費。
“我們學前班里有機器人、軟陶、數學思維、滑板、外教、圍棋,這些課都是報了就不準退的。一節課基本都是180元到200元左右,要求至少得買24節一期課。”朝陽區一位家長告訴北青報記者,她所接觸的幼小培訓機構多數都不能支持退費,“這個階段孩子報的班,預付費很多都是在亂砸錢,因為有些課學著學著發現沒興趣,上不下去了也退不了。”
即使能退費,但在預付各式規則中,也面臨著一些退費難、退費虧的問題。一次性預付了15萬元課程的海淀某高一學生表示,所在的培訓機構可以退費,但有一套復雜的退費公式,“要扣除幾百×大課已上課時數,1000×規劃課已上課時數,幾百×指導課課時數,已加入三個月以上不予返還指導老師費用后,才是能退的費用。”該學生表示,基本上退費就會面臨“大虧”,“感覺被坑了。因為他們會把指導老師的費用寫得很高,所以基本上想退,也退不了多少錢。”
而有些培訓機構,則還給退款加上“限定規則”,規則各式各樣。有限制在課程三分之一的,“課程沒有上夠三分之一可以全款退費,但課時超過三分之一之后就不可以退全款”;還有像西城區某藝術教育機構限定在3節課的,“如果上課超過3節,那么將不予退費”,還有以取消優惠來限制退費,如一家培訓機構的英國名校預科班兩大項目優惠說明中都明確提出“辦理退班優惠自動取消”。
本組文/本報記者 林艷 武文娟
專家觀點
建議對預付費
儲存金額設置上限
近兩年來,多家預付費教育培訓機構出現卷款跑路,一夜間人去樓空事件頻發,其中還包括一些規模較大的機構,而預付高、退費難,成了“禍害”之因。
2015年12月,青少年英語培訓機構“朗文啟智”的多位股東被曝“失聯”,家長學費無從追討。
2016年5月,教育培訓機構聚智堂負責人涉嫌跑路,眾多家長退費無門。
2016年10月,剛上新三板的環球拓業教育機構也在家長剛剛交過學費后人去樓空,涉案金額達到近2000萬元。
2017年2月,本版追蹤報道的瘋狂鋼琴宣布破產的事件,消費者預付的學費至今沒有返還。
2017年8月,北京書法培訓機構“妙筆菡塘”突發一紙停課通知書,所有負責人全部失聯,286位家長的200余萬元課程余款打了水漂。
2017年9月,星空琴行悄然關閉其全國60余家門店……
面對教育機構預付費的諸多問題,個別機構甚至出現在收費之后跑路的現象。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范辰律師認為,教育機構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市場性的行為,家長實際上在支付培訓費的時候已經是消費者的身份,相關部門的監管和規范會對教育培訓市場的規范運營起到積極的作用。
同時他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對預付卡預付金額進行管理,為預付儲存設置上限,同時在規范上要求預付費的教育培訓機構向主管部門或相關金融部門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對違規的或者跑路的教育機構主要負責人納入信用“黑名單”。相關主管部門也要定期進行檢查,將問題及時控制在萌芽狀態。同時,范辰律師建議家長在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時一定要了解清楚該機構是否具有相關資質,同時不建議繳納大筆預付款額,減少風險,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規避風險。
文/本報記者 林艷 武文娟
學通社記者/劉熙雯 丁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