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剛剛閉幕,18日舉行的2017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吸引了包括70多位全球500強企業“掌門人”、30多位國際機構負責人和全球知名學者在內的600多位嘉賓齊聚北京,聚焦2017年中國與世界如何深度互動。
全球大調整、大變局之下,2017年世界經濟能否穿越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在全球格局中居于何種方位?全世界在聆聽北京的聲音。
中國信心:“穩定之錨”為世界經濟消減不確定性
“連續14年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每年都會討論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但這次,我們面臨的挑戰真的很嚴峻,超出預期。”經合組織(OECD)幕僚長加芙列拉·拉莫斯的這番話,道出全球的擔憂和關切。
3月18日,經合組織(OECD)幕僚長加芙列拉·拉莫斯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經濟峰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2017年,面對充滿更多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中國作用備受關注。
“新興市場依然是支撐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貢獻率超過70%,尤其是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穩健前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張濤說。
3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經濟峰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6.7%,增速雖比以前放緩,但依舊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之錨”。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說,過去也有一些國家取得像中國這樣的成績,但經濟規模要比中國小得多。“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將近7%的增速是非常了不起的。”
3月18日,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邁克爾·斯賓塞(右)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活動時與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對話。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2017年,中國確定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的目標。從開年前兩個月的經濟數據看,經濟延續了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向世界經濟傳遞出更多信心。
論壇主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評價說,中國經濟穩的因素不斷積累,“L”型增長有望進入下半程,從“降速”階段轉向“提質”階段。
不少與會嘉賓表示,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的世界經濟環境下,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將成為全球經濟穿越不確定性,走出“低增長困境”的重要力量。
“中國正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型,將持續提升全球市場需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說,中國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和人力資本投資,將深化全球價值鏈分工。中國企業擴大對外投資,也將為投資對象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3月18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經濟峰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中國動力:創新與變革引領世界經濟轉型
實現人機互動的智能機器人、支撐摩拜單車的智能云、具有高速巡航能力飛機的模型……論壇同步舉行的創新前沿展上,多家國內外企業展現的創新技術,折射全球經濟發展新動向。
在全球探尋走出經濟低迷路徑的背景下,中國的轉型實踐對自身及其他各國都具有重要意義,成為支撐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
“當前全球政治經濟領域的不確定性是長期結構性失衡的結果,要穿越不確定性,不能靠孤立主義,也不能靠貿易戰,根本之道在于深化結構改革。”王一鳴說。
2016年12月12日,中國銀聯攜手各家商業銀行在北京舉辦“回饋持卡人消費季”啟動儀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需求不足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重要因素,而需求潛力最大的市場在中國。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2006年的消費額僅占全球消費總額的6.6%,但到2015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至15%。
2016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6%,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超過“半壁江山”。
“我們在中國的發展起步于三年前,去年銷售已經實現翻番。”談到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特斯拉汽車公司全球總裁喬·麥克尼爾語氣中充滿自豪。
3月18日,特斯拉汽車公司全球總裁喬·麥克尼爾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經濟峰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伴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正成為中國發展的“主旋律”,這得益于近年來中國創新投入的持續增加。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已達到2.08%。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17年中國要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包括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廣聚天下英才。
“我們計劃在上海和蘇州再建兩個研發中心,以配合現有的北京、深圳研發中心。”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感嘆說,無論是應用開發、設計創意還是制造工業領域,中國都人才濟濟。
3月18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臺上左)與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臺上右)在峰會的“全球化新環境下的創新與創業”分會場展開對話。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不少與會嘉賓指出,中國向綠色發展轉型,努力實現更包容的發展,將對全球經濟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去年減少的鋼鐵產能和2017年計劃減少的產能加起來,相當于巴西全國的產能。”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費慕禮說,過去兩年全球礦業經歷了最困難的時期,中國進行結構性調整應對挑戰,并已初見成效。
“我們很關注中國下一步怎樣推進改革。”友邦保險集團首席投資總監馬克·科寧說,在中國經濟再平衡的過程中,金融、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改革至關重要,將確保經濟增長成果惠及整個社會。
中國擔當:融入更公平包容的全球化
全球經濟連續8年低速增長,部分群體尤其是藍領工人受到沖擊,各種社會矛盾凸顯……當下,是讓全球化剎車?開倒車?還是推動全球化繼續前進?
“將當前世界出現的問題完全歸咎于全球化,這是片面的。”王一鳴說,從更長時間來看,全球化帶動了全球繁榮、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
在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看來,推進全球化,需要重新尋找國內發展和全球發展的協調機制。中國引領的全球化將打造一個全新的格局,旨在惠及更多的國家和人民。
2016年10月5日,在肯尼亞內羅畢的友盛集團變壓器工廠,一名中國工程師指導肯尼亞員工作業。新華社記者 潘思危 攝
更加開放的中國,正以積極的姿態和行動擁抱更加公平包容的全球化。
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游將達到7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更充足資本、更豐富產品、更寶貴合作契機。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要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中國再次向世界傳遞了繼續開放的決心。
2016年11月9日,在位于俄羅斯莫斯科東南部的一家中國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的海外倉,工作人員運送貨物。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不管世界出現怎樣的民粹主義、保守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都是敞開的。”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中國將堅定擴大開放,積極地參與國際經濟的合作。
“美國如果脫離全球化進程,風險將很高,中國也一樣。”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強調,“中美兩國都肩負責任,要保證世界市場的開放,并建立一個互利共贏的雙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