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書寫的彩色歷史
2015-04-08 09:43: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90后書寫的彩色歷史
“家·春秋”項目培訓分享會
老三線廠的舊式生活區
越來越多的90后年輕人,拿起攝像機和筆,去拍攝和記錄家人、家族和家鄉的故事。他們試圖從看似完備的歷史教育中走出來,書寫、記錄、分享自己身邊普通人的歷史,以及重新開始建立自己的歷史觀。
一項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計劃啟動后,1個多月就收到幾百名同學從全國各地發來的報名視頻。這些年輕人想要記錄的故事包括:戰爭、運動、社會、宗教、民族、建筑、愛情……在這些作品里,年輕人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詮釋另一種“家國春秋”。
越來越多的90后年輕人,拿起攝像機和筆,去拍攝和記錄家人、家族和家鄉的故事。他們試圖從看似完備的歷史教育中走出來,書寫、記錄、分享自己身邊普通人的歷史,以及重新開始建立自己的歷史觀。
一項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計劃啟動后,1個多月就收到幾百名同學從全國各地發來的報名視頻。這些年輕人想要記錄的故事包括:戰爭、運動、社會、宗教、民族、建筑、愛情……在這些作品里,年輕人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詮釋另一種“家國春秋”。
兩年前,陳和豐的爺爺陳誠志去世。在家人眼里,這只是一個“平凡老實”的人。因為老人晚年腦萎縮,陳和豐與爺爺交流并不多。
直至整理遺物時,他打開一個舊盒子。這個90后大學生意外地發現,里面放著好些張爺爺手寫的個人情況登記表:“1940年~1945年浙江溫州家鄉討飯”,“1953年~1956年參軍”,“1970年~1985年上海后方312長汽機班長”……
這些陌生的歷史信息讓這個上海大學歷史系研一的年輕人驚喜不已,“這就是史料啊!”他所理解的歷史學,就像一個拼圖游戲,將瑣碎的、零散的史料,運用史學方法,拼成一幅完整的、生動的畫面。他決定將爺爺的歷史從這些史料中挖掘出來,“就好像與過去的爺爺對話”。
與他做著類似工作的,還有更多的年輕人。他們把鏡頭對準自己的父輩、祖輩和故鄉: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鄂溫克族人,到底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參加抗美援朝的老兵走下戰場后,如何繼續自己的人生?山城重慶的老建筑群又折射了怎樣的歷史記憶?
對家人、家族和家鄉,這些年輕的記錄者此前并沒有太細致的了解,而記錄本身讓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歷史。從關注身邊的人到關注歷史,這些90后的大學生記錄、思考,以及重新開始建立自己的歷史觀。在民間機構新歷史合作社總編輯唐建光看來,“歷史不僅僅是王侯將相的歷史,不只停留在精英和政治學層面——更多豐富鮮活的普通人構成了龐大真實的歷史”。
“其實,爺爺的一生并沒有多少可圈可點之處,似乎幾句話就可以講完。”陳和豐說,“但是人的一生究竟該如何度過,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問題,或許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標準答案。”
編輯:劉明霄
關鍵詞:歷史;史學方法;1970年;歷史教科書;歷史寫作
2015-04-08 07:51:40
2014-10-13 07:28:00
2014-06-12 05:3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