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首次影像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央廣網湛江5月14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近日,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是湛江首次錄得其確切影像資料,實錘證明了湛江有黃嘴白鷺的分布。

  通過照片可以看到,和其他種類“白色鷺鳥”相比,黃嘴白鷺主要的辨識特征是:繁殖期嘴橘黃,眼先藍色,腳黑趾黃,而非繁殖期嘴黑褐,下嘴基黃褐,腳脛黃綠帶黑色。

  “此前已發現帶衛星跟蹤器的黃嘴白鷺反饋的路徑經過湛江,但湛江本地一直沒有確切的目擊記錄,這次目擊和影像資料的收集對于湛江鳥類保護工作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記錄。”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介紹說,黃嘴白鷺對于生存環境要求較高,本次發現黃嘴白鷺的海島中有大片的紅樹林,連片沙灘,還分布有魚塘和小片樹林等,多種小生境和相對較少的人為干擾,為野生鳥類的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湛江首次影像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黃嘴白鷺是鷺科白鷺屬的水鳥,是保護級別最高的“白色鷺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于易危,全球數量約有3000只,中國約有1000只,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但由于數量稀少,并不易見。

  據廣東省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張強介紹,黃嘴白鷺棲息于沿海島嶼、海岸、海灣、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澤地帶。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于捕食水中的動物有較強的優勢。”

  每年5-7月繁殖期間,彼此愛慕和信任的黃嘴白鷺會擇一沿海無居民的島嶼“暫居”,并在草叢、灌叢或樹上筑巢。雌鷺產卵后,雌雄鳥會輪班看守鳥蛋,禁止其他鳥類進入自己的領地。雛鳥降生后,成鳥到海島下面的淺水處覓食魚蝦,把食物儲存在自己頸項的喉囊中,然后飛回窩巢吐出食物,再用嘴將食物撕碎,喂食雛鳥。

湛江首次影像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近年來,廣東通過加大對濕地保護和復育,越來越多的珍稀物種開始在沿海濕地中發現。其中,汕頭濠江口、汕尾海豐大湖、江門新會銀湖灣、陽西散頭咀、深圳福田紅樹林等地均有黃嘴白鷺的監測記錄。

湛江首次影像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