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6日消息(記者李文蕊 通訊員趙倩玉)日前,在北京昌平北七家鎮白廟村東北部,伴隨著轟鳴的聲響,拆除作業車在院落外推到一面圍墻,而圍墻之內的方圓260余畝就是白廟村工業大院。作為被劃定的全區首批“試點”,白廟村工業大院的清退工作顯得尤其重要,它的順利清退將起到該有的帶動作用,而它清退背后付諸的努力才是示范作用的題中之義。
風光一時的工業大院
作為歷史特定時期的產物,自2001年以來,在招商引資政策利好下,北七家鎮域土地吸引了大量淘金者涌入,隨之而來的是星羅棋布的工業企業。白廟村工業大院就是曾經風光一時的村級工業大院。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白廟村工業大院締造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依靠勞動密集、粗放型的加工制造、倉儲物流等行業,不僅解決了周邊村民勞動力就業,還發展了地區經濟,全年帶動稅收就近700萬元。
十余載韶光易逝,問題也逐漸凸現,院里小作坊、小旅店、黑診所等業態變得應有盡有。
據介紹,工業大院里多為低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難逃淘汰命運。而企業又不愿放棄土地資源,于是“廠房”改“住房”,一些小餐館、出租屋便成了“廠改居”的承租者。“租給他們,比經營廠子收益還快還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主說道。
不似城市的車水馬龍,也沒有農村的碧水藍天,作為典型的城鄉結合部,白廟村面臨低端產業多、流動人口多、治安隱患多、環境衛生差等問題。
敢于“冒尖兒”的“兩委”班子
今年4月初,白廟村被列入首批“試點”名單,在全區率先啟動工業大院的清退工作。
“我們愿意做試點。”劉學增在年初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當場表態,“要疏解,先拆除,特別要清退工業大院。”
不僅如此,劉學增后來成了區、鎮工業大院清退指導文件的參與討論者之一,“全區方案的制定我都參與其中,工業大院清退的事兒我心里有底。”
接下來,在區級文件下發之前,劉學增就和“兩委”班子成員一起,開始琢磨村里工業大院的清退工作,3月31日,北七家鎮政府、白廟村委會與第三方公司召開對接會,展開前期籌備動員工作。“我們這沒有被動的活兒,生怕把工作做慢了。”
工作步調要快,可是村民的參與和理解同樣重要。“要讓村民有參與感和認可度,知道這不是村委會‘拍腦門子’做的決定。”劉學增懇切地說道。
在此次工業大院清退工作正式啟動前,除了村“兩委”會,白廟村還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和黨員代表大會,“要讓大家真正統一思想。”
“三會”過后,村“兩委”的決議得到村集體的一致同意,為清退工作奠定了扎實的群眾基礎。“咱們不僅能繼續享有土地租金,以后還能繼續分紅,咋能不高興?”村民代表大會后,村民們興奮地表示。
據悉,在此次工業大院的清退過程中,政府將承擔起村集體的原有地租,村民作為股東,參與村集體收益分紅,全體村民的集體收益將得到保障。此外,工業大院的清退還將降低白廟村原來的能耗和排污,這將直接有利于村域環境的改善。
萌芽新生的綠地家園
為確保清退工作的順利推進,北七家鎮成立了以鎮政府主要領導、主管領導、機關科室參加的騰退工作指導組,和以包村領導和包村工作隊為主體的督辦指導組,全程參與和協助村委會開展工作;白廟村委會也按照分工,分別成立了約談簽約組、收房驗收組、資金審核組、后勤保障組,從而形成鎮村兩級上下聯動、共同促進的組織保障。
“第一周我們就拿下了紅軍偉業、杰萊富、光太雄迪三家企業。”劉學增說,“清明”假期,白廟村的“兩委”班子都放棄休假,一鼓作氣談妥三家企業的簽約工作。
然而,事情并沒有進展地那么順利。“他不退我租金!”原來,有一家個人承包的企業與“二包”之間存在矛盾,“二包”將情況反映了出來。村委會主動介入,并從中調解,“二包”得到賠償,樂樂呵呵地搬走,“沒有一家企業是紅著臉走出去的。”當初歡歡喜喜把人家請進來,隨著時代發展,也應該高高興興讓人家搬出去,劉學增道出了村委會的初衷。
據了解,白廟村工業大院涉及13家企業,總占地面積約264畝,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米。截止目前,已完成簽約9家,其中正在實施拆除的共5家企業,已拆除建筑面積1萬余平米,剩余的簽約戶正在自行搬家騰退,大規模的清退拆除工作也將于近期展開。
伴隨清退整治的,是即將消失的鍋爐和煙囪;取而代之,在這一方土地上,將萌芽新生一座綠地家園。“下一步將由區規劃、國土等部門對白廟村工業大院清退后的土地使用進行專題研究,讓老百姓充分享受綠色健康生活、享受整治清退的成果。”北七家鎮經濟發展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