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有著兩千多年燦爛文明,被譽為“德孝之源”“千年古郡”,現有中國傳統村落1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7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寧遠縣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和活化利用,以保護文化遺產、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為重點,加大投入,強化管理,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歷史環境和傳統風貌得到有效保護。

寧遠縣小桃花源村(湖南省建筑設計院 供圖)

護住傳統村落的“形”

傳統村落是生產、生活、生態的縮影,古建筑、古遺跡、村落布局等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村落的“形”,是活化傳統村落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寧遠縣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資金支持,加大縣級資金配套,推動傳統村落活化利用。完善政策機制,組織技術專家編制《寧遠縣歷史文化名村及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鄉村文化旅游、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全面科學推進歷史文化名村及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編制小桃源村、下灌村等12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打造特色化保護路子。

制作數字化宣傳保護平臺,推進數字博物館建設,打造全景式傳統村落展示的數字化平臺和傳統村落學術資源的交流平臺。建設完成久安背村、琵琶崗村等8個村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集中展現了寧遠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地域文化特色,讓更多人通過數字化平臺了解村落,提高了村落地位、擴大了村落影響。

對歷史建筑、古樹名木等文物古跡進行有效保護,邀請歷史建筑修繕、人居環境整治等專業技術團隊對下灌村、小桃源村、柏家村、大陽洞村等4個村歷史建筑修繕及人居環境實施整治。

久安背村翰林祠(湖南省建筑設計院 供圖)

守住傳統村落的“魂”

傳統村落不僅是綜合民居建筑、自然環境等因素的物質景觀,更是綜合人類各種活動的文化景觀,沒有村民尤其是原住民的傳統村落是沒有靈魂的村落。留住原住民,就要讓傳統民居和村落景觀在現代生活中找到立足點,把現代生活的舒適性和人們對古樸自然審美的需求結合起來。

2020年,寧遠縣被列入全國第一批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從2021年開始連續四年被列入住建部鄉村建設評價樣本縣。該縣以鄉村建設評價為切入點,以共同締造理念為牽引,加強鄉村建設評價成果應用,在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指導下,深入基層走訪調研,查問題、補短板、強弱項,及時回應村民關切。

將下灌村等古村落納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示范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建設,鼓勵鄉賢、致富能手、老工人、老教師等群體加入鄉村建設。破解農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城鄉環境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鄉村協調發展,人居環境美麗怡然,人民群眾生活持續改善。

寧遠縣的祠堂文化比較厚重,在湘南地區極具特色,這里有全國現存唯一紀念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的“濓溪祠”,全縣八處國寶單位古村落祠堂就占了三處。東安頭村的一位老人興奮地說道:“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我們村完善了村規村約,好久不搞的傳統活動現在又弄起來了,祠堂又熱鬧啦。”

今年,寧遠縣被評為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示范縣,下一步,該縣將加大舉措,強化傳統村落活化利用,守護好這座“千年古郡”,留住古村落的“形”和“魂”。(陳曉文)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