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許多在他鄉工作的望城人回到家鄉,深切感受到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蓬勃向上的發展,而最令人驚喜的是,那座橫貫湘江東西兩岸的香爐洲大橋已經竣工通車。居住在兩岸的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市民想要去往對岸,真正成為“十來分鐘”的事。

香爐洲大橋(范遠志 攝)

冬日暖陽下,這座特大型橋梁如一條藍白相間的“巨龍”橫臥江面,“鉆石型”結構的主塔直沖云霄。其雄偉的身姿不僅成為湘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有效連通起望城經開區、大澤湖、月亮島、丁字灣等片區,助推望城區融入省、市發展大局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形成“一江兩岸比翼齊飛、河東河西聯動協調”的城市發展格局,闊步邁入“湘江時代”!

作為長沙市第十四座跨湘江過江通道,該橋總投資27.1億元,主線長3.2千米,匝道長3.8千米,標準斷面寬34.5米,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60千米/時。主塔采用“湘江之鉆”造型設計,橋塔高達202米,相當于67層樓高,索塔橫向最寬處達58.8米,主跨300米,是目前湘江流域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獨塔斜拉橋。

而這座被譽為“長沙最硬扎的橋”的“超級工程”,由望城區自主立項、自主投資、自主建設,展現出一座年輕城區的“硬核”擔當。

應發展呼聲,邁入“湘江時代”

一座高質量發展的城市,必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

湘江北去,流經望城35公里,這段黃金岸線賦予望城珍貴發展資源,卻也成為阻隔兩岸居民交通往來的天然鴻溝。

擺渡這一古老的出行方式,曾在望城大地延續了數千年,從手搖木船到汽車渡輪,承載著無數望城人的記憶,始建于1987年的丁白汽車渡口日均機動車過渡量曾高達千余臺次。直到2014年10月,湘江航電綜合樞紐大橋通車,輪渡才退出望城的歷史舞臺。

隨著時代發展,長沙的過江通道逐漸增多,不過丁字片區的居民若想要到河西大澤湖、月亮島等區域,仍要向北繞行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大橋,或向南繞行三汊磯大橋,開車仍要花上半個多小時。破除一江兩岸交通壁壘刻不容緩。

與此同時,望城區迎來跨越趕超階段。作為省會長沙“北大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南片區”、融入長江經濟帶“橋頭堡”,該區五大產業集群強勢崛起,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大澤湖等優勢片區開發如火如荼,商貿文旅產業不斷破圈,全區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優勢疊加期、潛能爆發期和發展黃金期,加速沿江建設、跨江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應發展所需、承民生之盼,望城區因勢而謀、果敢抉擇,吹響了邁入“湘江時代”的號角——

2019年12月,區委班子在調研城市規劃工作時,首次提出了強化河東河西互聯互通的發展理念,在濱水新城核心區位置建設一座大橋的設想初具雛形;

2020年1月,區委二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正式提出,加快過江通道規劃建設,構建“一江兩岸比翼齊飛、河東河西聯動協調”的城市發展格局;

2020年3月,過江通道方案論證會議召開,提出香爐洲大橋建設具備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望城的重大民生工程、百年工程……

藍圖既定,使命催征。望城區委、區政府將香爐洲大橋項目作為“一號重點工程”來抓,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高規格成立由區委書記任政委、區長任指揮長的領導小組,并集合區城發集團多個專業技術人員,組成項目建設指揮部,為項目快節奏、高效率推進提供了堅實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全區上下形成支持項目建設的濃厚氛圍。

同時間賽跑,刷新“望城速度”

時間的指針撥回至2020年3月,香爐洲大橋正式立項,接下來要進行的是復雜的前期工作。

“這個項目投資大、時間緊、技術難點高、審批手續復雜、行政審批層級高,當得知給我們的前期工作時間只有10個多月的時候,感覺簡直是在挑戰‘不可能’。”項目建設指揮部前期工作組組長回憶。

速度是“跑”出來的,進度是“搶”出來的。望城區城發集團作為項目建設單位,以“沒有經驗就創造經驗”的信念快馬加鞭推進各項工作,一方面安排專門團隊密集趕赴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中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以及省市相關部門學習同類項目經驗,另一方面奔赴湖北、廣東等地,專題學習跨海、跨江特大橋項目建設模式、設計理念、現場管理,一周時間就整理出35項前期工作清單。同時迅速組織業內知名設計團隊、全過程咨詢服務團隊、各專業知名專家開展方案論證和規劃設計,借智、借力推進項目,一個月內就已形成初步方案成果。

“我們采取‘一對一’專人專項跟蹤報批方式,審批的人在哪里,報批專員就跟到哪里,項目規劃選址、風評、文評、環評等20多個專項編制和專家評審會,都確定了專人跟進,緊盯不放,整個團隊連續加班200多天。”望城城發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建設指揮部還實行掛圖作戰,對開工前所有工作任務進行“清單化”銷項管理,一周一調度,一月一總結,責任到人,層層推進。

與此同時,全區各相關部門聯合助力。區行政審批局、區住建局招標辦在依法依規前提下提供延時錯時及容缺服務,為項目審批開辟“綠色通道”;區生態環境局積極協調對接上級部門下放專家評審會權限,在保質保量基礎上協助項目提前2個月取得環評批復;區資規分局優先出具全線用地預審意見,為項目工規證辦理爭取有利時間;區發改局多次協調省、市發改部門,力促項目納入省、市重點工程;區水利局、區交通局等單位主動服務,積極推動協調項目洪評批復、航評批復、水下勘探等工作;大澤湖街道、丁字灣街道跑出征拆“加速度”……

正是在這樣精誠團結協作的氛圍下,該區僅用10個月就完成了20多項前期手續辦理,平均每15天取得一項批復,比國內同類項目縮短了一年半以上時間,此外還在100天內完成了設計方案,再一次刷新了項目建設的“望城速度”。

2021年1月15日,香爐洲大橋項目順利開工。

向困難進軍,創造“四個第一”

香爐洲大橋不僅打造了長沙城北的一座新地標,更創造出湘江建橋史上的新紀錄——湘江流域主塔高度第一,同類型橋梁跨徑第一,第一座滿足Ⅰ級航道等級的橋梁、第一座滿足5000噸級防撞要求的橋梁。

“四個第一”的光環讓這座大橋從開工起就注定不凡,也注定了修建的艱辛。

主墩深水嵌巖,對鉆孔和圍堰開槽施工挑戰大;“鉆石型”空間曲面索塔施工技術難度大;大橋位于自來水取水庫區,環保要求高;跨越湘江主航道和城市快速通道,水上交通保障和陸上交通疏解協調難度大……施工過程中,面對諸多“攔路虎”,指揮部工程實施組、城發集團基礎公司橋隧工程部牽頭,組織參建各方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建設者們創新方法,科學施工,一一破解難題。

采用新技術。應用BIM技術優化修改100余項細節,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超1000萬元。鋼箱梁吊裝過程中,通過CAD三維技術精確獲取各節段鋼箱梁體重量及吊裝重心位置,實現從“一天3吊”提速至“1天7吊”。利用“北斗+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全天候、全自動、全方位監測細小位移,確保項目安全。

引入新設備。針對復雜地質條件,采用新型HC-4000型沖擊反循環鉆機,提高3倍以上成孔效率,解決了樁基、圍堰開槽等建設難題,“大型炮機+水磨鉆”組合進行承臺開挖,在施工過程中及時外運處置鉆渣,確保湘江無污染。

開創新工藝。30號主墩鋼圍堰有8層樓高、近4個籃球場大小,注水下沉精準度難以把控,建設者們制定“鋼平臺+拉錨系統”新工法,最終下沉定位較設計僅偏差2.8厘米,遠低于傳統工法的10厘米以上。

設計新材料。為讓“湘江之鉆”龐大的上下塔梁在高空中“對接”,結合香爐洲大橋主墩的造型定制了7層液壓爬架,采用自平衡系統油力加壓力的形式,來打造模板操作臺等專門施工區域,輔助上下梁懸拼。自主創新設計匹配度高、自適應強的鋼梁吊裝裝置,滿足全橋各類梁段吊裝需求。

項目啟動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將黨旗插在項目一線,戰嚴寒酷暑,斗疫情汛情,抗艱苦疲勞。30號主墩鋼圍堰封底時,布設160個加密觀測點,晝夜奮戰60小時;主塔下橫梁及首段主梁澆筑時,連續作業41個小時;大橋合龍當天,連續48個小時采集分析數據,最終實現毫米級高精度對接……建設者們以智慧為筆、汗水為墨,在歷史的卷軸上描繪出望城肇啟宏闊的交通夢。

最終,香爐洲大橋實現了“安全零事故、進度超預期、成本零增長”的預定目標,捧回“全國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大賽二等獎”“湖南省第四屆質量創新大賽一等獎”等20多項國家、省、市級榮譽。

與百姓同頻,點亮“一江兩岸”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香爐洲大橋亮起燈來,88根斜拉索流光溢彩,色彩斑斕的燈光照亮整個江面,不斷變換的“湘江未來城”“雷鋒故里”“千年陶都”等炫彩動畫吸引了兩岸市民的目光。

“大橋亮化在設計上選取了雷鋒頭像、銅官陶器等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元素,尤其在國慶、中秋等重大節日時還會加入應景元素,受到群眾喜愛,大橋已經成為長沙市民熱捧的新晉網紅打卡地。”望城區城發集團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七夕前后,大橋的牛郎織女相會燈光秀吸引眾多情侶、夫妻來此,與這座“最美鵲橋”合影留念,定格最浪漫瞬間。

實際上,香爐洲大橋的整個設計建設過程都保持與百姓同頻。大橋選定景觀設計方案時,就圍繞入圍的“鉆石寶塔”和“聚力之門”兩套方案,面向社會大眾在網絡平臺發起投票,最終選擇了超七成群眾支持的“鉆石寶塔”方案,才有了如今躍然于江面的“湘江之鉆”。進行外觀噴涂時,也尊重群眾意見,將欄桿的漸變色改成了更加美觀大方的純白色,與藍色的人行道地面相映成趣。

大橋通車后,更是極大便捷了兩岸市民出行。“開車行駛在大橋上,感覺橋面非常平整,視野也很開闊,湘江上的風景盡收眼底,心情很舒暢。”市民蘇先生住河東丁字灣,在河西大澤湖上班,以前通勤都要走三汊磯大橋繞行,起碼要四十幾分鐘,現在上下班只要十幾分鐘,而且和家人去月亮島商圈購物、去長沙市第四醫院濱水新城院區看診、去大澤湖濕地公園休閑都方便了許多。

而對望城來說,這不僅是一座“便民橋”,更是一座“振興橋”。大橋的通車,助推“一江兩岸”開發建設駛上“快車道”。

大橋西邊,坐擁全國首個正式揭牌運營的“海歸小鎮”、省會“十個重大城市片區”、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三基地”、湘商總部基地等政策疊加優勢的大澤湖片區,成為省會最炙手可熱的投資洼地,隨著研發中心等項目的投運,一座國際范、湖湘韻、長沙味的“省會新地標·湘江未來城”呼嘯而來。

大橋東邊,丁字片區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嘉興時代廣場、MCC美來美城市廣場等商業綜合體人流如織,曾經的荒涼之地蝶變為現代都市圈;雙橋片區則計劃3年內建設成為基礎設施齊備齊全的商貿新區,朝著成為年吞吐量可達600萬噸以上的長沙市城北區域集散中心“加速跑”。

以香爐洲大橋為紐帶,“一江兩岸”宏偉藍圖正徐徐展開,望城更加美好的明天正踏步走來。(謝璐 毛偉冬)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