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 (資料圖片)
武漢市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近年來先后組織實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長江武漢段水質連續5年穩定保持Ⅱ類,長江武漢段一級支流水質優良率100%,均達到或優于國家考核要求。
作為長江水生生物的旗艦物種,長江江豚是反映長江生態環境好壞的“晴雨表”。1月14日,長江北岸新洲雙柳挖溝段江畔,一個黑亮的腦袋探出江面,圓潤的身子一潛一浮。武漢漁政部門安裝的“漁政天網”系統已多次監控到長江江豚逐浪的畫面,確認有10頭至15頭長江江豚在這片水域“安家落戶”。經過多年整治,長江雙柳段江域恢復了當初的靈動清澈。這里被環保志愿者、長江江豚愛好者稱為“江豚灣”。
武漢市扎緊長江入河排污口。在前期排查、監測及初步溯源長江入河排污口的基礎上,查清污水來源,確認排污口整治責任主體,制定整治方案,組織對排查確認的1842個長江武漢段入河排污口進行溯源、分類、命名、編碼,設置排污口標志牌。按照“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的原則,提前一年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
率先實行流域生態補償。與仙桃、隨州、孝感、黃岡分別簽訂跨市流域生態補償協議,合力推動流域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提升。自2017年在全國首創長江武漢段跨區斷面水質生態補償機制以來,不斷優化調整補償程序和補償內容,近期印發《長江武漢段等跨區河流斷面水質生態補償辦法》,主要補充了長江新區的對照和考核斷面,增設了府澴河武漢段和通順河武漢段生態補償考核機制。
堅持“一水一策”,全面推進重點河湖綜合治理,實現全市湖泊水質總體好轉,Ⅳ類及以上湖泊數量增加至142個,連續4年保持無劣Ⅴ類。牛山湖、內沙湖等湖泊水質達到Ⅱ類,木蘭湖、湯湖入選全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全省第三大湖——斧頭湖水質持續改善并達到優良,實現水清、岸綠、風景更優美。
錨定“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治理目標,積極推進新洲土河等4個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有序帶動21個小流域綜合治理。以流域綜合治理思路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入選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目前已完成29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超額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治理率提升至58.53%。(記者劉暢、通訊員楊海垚)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