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石家莊1月16日消息 2025年河北省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兩會熱詞,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新的一年,河北將重點布局和發展哪些產業?如何帶動產業煥新升級?為此,1月15日,央廣網記者獨家專訪河北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素文。王素文介紹,河北省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重點打造8大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就省工信廳而言,將在鋼鐵、化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6個重點領域持續發力。
工作人員組裝智能新能源汽車(央廣網發 邵松山 攝)
推動六大重點產業煥新升級
央廣網:2024 年,河北省工業經濟情況如何?
王素文:2024年,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持續穩中向好。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高于全國平均1.4個百分點,增速創十年來最好水平。工業投資較快增長勢頭持續增強,1-11月,全省工業投資增長18.9%,位居全國第4位。主導產業提質增效步伐不斷加快,推動鋼鐵由原料級向材料級轉變、化工園區規范提升,1-11月先進鋼鐵、綠色化工增加值分別增長6.6%、12.0%。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1-11月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產業分別增長13.6%、10.4%、9.9%,機器人本體產量、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1.4倍、1.64倍。
央廣網:新的一年如何推動主導產業提質升級?具體著力點在哪些方面?
王素文:新的一年,河北省工信廳將印發實施鋼鐵、化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6個重點產業工作要點,突出創新驅動、需求牽引、產業協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引導產業提質升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
一是打造以新工藝新材料為重點、世界一流的現代化鋼鐵產業。加快產品升級,發揮燕趙鋼鐵實驗室作用,靶向突破一批短板產品,做強汽車用鋼、電工鋼、高純鐵等優勢產品,推廣稀土耐蝕鋼等替代升級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推進服務型制造,貼近下游企業建設鋼材加工配送中心,搭建全省鋼鐵行業供應鏈平臺,實現用鋼產業集群與鋼鐵企業精準對接。推廣鋼鐵大模型,依托太行鋼鐵大模型,建立市場化協同機制,聯合開發具體應用場景,年內所有鋼鐵企業實現大模型應用全覆蓋。打造河北綠鋼,出臺評價標準,推進示范應用,建設河北綠鋼品牌,將河北鋼鐵綠色發展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
二是打造節約集聚、多元發展的綠色化工產業。重點建設曹妃甸、渤海新區、石家莊三大化工基地建設,大力推動中國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綠色轉型發展、富海唐山石化120萬噸/年甲醇石腦油耦合制烯烴、河北鑫;ぜ瘓F有限公司化工新材料基地等重大項目實施。強化化工園區規范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支持園區向精細化工、電子化學品、煤基新材料等專業化工園區發展。建設燕趙綠色化工實驗室,制定中試基地和中試項目管理辦法,聯合京津搭建創新平臺,大力推進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
三是打造中西并重、醫藥與生物制造相結合的生物醫藥產業。實施生物醫藥煥新工程,以“研發一批河北造中國藥”為引領,開展重大新藥創制和藥物臨床試驗,加快中醫藥定量化研究,探索AI驅動藥物設計技術,發揮省級科技專項作用,加強替代蛋白、疫苗及疫苗佐劑、兒童及老年人適宜品種及劑型等重點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實施生物制造筑基行動,以“承接一批創新成果轉化”為切入點,引育一批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學品等優質產業化項目,開發一批生物制造新產品,培育一批國家級標志性產品。
四是打造技術優勢明顯、成果高效轉化的電子信息產業。啟動新一輪電子信息產業倍增計劃,制發科技支撐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支持龍頭企業圍繞第三代半導體、空天信息等優勢領域承擔重大科技專項,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實施集成電路向“芯”突破、新型顯示創新“視”界、現代通信星網筑基、能源電子綠能領航工程,制發京津冀國家集成電路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行動方案,落實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任務,滾動實施百項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推動京津冀和冀深項目合作。建設產品檢測認證、測試驗證等中試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培育壯大產業生態。開展“軟件百強”進河北活動,加速完善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產業鏈,加快建設京津冀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重點打造3-5個省級軟件園區。制發京津冀協同推進北斗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推動雄安新區、石家莊、滄州北斗規模應用國家試點城市建設,帶動全產業鏈發展。
五是打造區域合作、協同配套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堅持整車帶動,持續優化產業布局,支持整車企業在省內擴產能、增動能,邁上新量級,加速布局自動駕駛產業。堅持區域協同,推進產業深度融合,建立省內零部件企業和京津整車企業常態化對接機制,協同開展車規級芯片、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攻關,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堅持場景驅動,積極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加快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統一標準體系,打造干線物流、北斗地下導航、觀光接駁等多元跨域示范應用場景。
六是打造深度智能驅動、注重實際功能的機器人產業。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機器人和垂直領域大模型深度融合,推進大負載RV減速器、微米級高精度3D視覺傳感器等核心技術研發突破。強化功能導向,鞏固提升焊接機器人、消防救援機器人等細分領域領先地位,加強光伏清掃機器人、物流配送機器人等企業招引和項目建設,培育產業新增長點。強化需求牽引,高質量舉辦第二屆雄安國際機器人大賽,以高質量供需對接,推動機器人典型場景在制造業、農業、商貿物流、安全應急等各行業各領域應用落地。強化產業協同,聯合京津精準清晰繪制產業鏈圖譜,推進京津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實現京津冀機器人產業鏈協同協作、共建共享。
2024年共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9家
央廣網:目前,河北省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有多少?有哪些經驗和做法?
王素文:2024年,全省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9家,總數達6616家;爭列第六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8家,總數達409家。
為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省工信廳不斷強化政策供給,出臺多項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專項措施,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庫,積極爭取重點“小巨人”企業列入中央財政支持,累計推薦112家“小巨人”企業入選工信部、財政部設立的三批重點“小巨人”企業項目。
同時,省工信廳堅持部門協同,積極推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組建科技特派團,累計向“小巨人”企業派駐科技特派團306個,幫助企業完成成果轉化246項,攻克關鍵核心技術335項。堅持資本賦能,引導金融機構為“小巨人”企業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一對一、多對一”打造專屬信貸產品。
數智賦能制造業蝶變升級
央廣網:2024年,河北省出臺了《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并制定共享“領跑者”標準,有哪些經驗與成果?
王素文:2024年,工信廳以“共享智造”為抓手,打造一系列共享平臺,讓中小企業抱團向精細化、專業化轉型升級。組織重點企業赴省內外共享工廠學習考察500余次,人數超6000人。培育認定百川智能機器人、清河新華制衣等8家共享“領跑者”企業,集群共享合作企業生產效率普遍提升8%-20%。截至目前,已有60個產業集群的95家龍頭企業探索開展“共享智造”工作,共享設備5488臺(套),參與共享企業3946家。
央廣網:河北省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王素文:當前,河北省制造業發展正處于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省工信廳認真落實中央和河北省各項工作部署,以改革激活力、以創新增動力,錨定“把工業立起來”,積極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提供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推動高端化轉型。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74個項目成功揭榜國家《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數量位居全國第6位。加強創新主體培育,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萬家,爭創國家級“小巨人”企業409家、制造業單項冠軍30家,入圍2024年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33家,位居全國第5位。
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快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制定工業互聯網促進數字化轉型導向目錄,唐山市獲評國家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規模以上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居全國第4位,河北省成為全國首批數字化供應鏈貫標試點、全國唯一鋼鐵行業場景數字化轉型試點省份。新增5G工廠64個、總數155個,累計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329個,全省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排名全國第8位。持續推動企業上云,累計上云企業超10萬家,河北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和綜合算力指數均居全國第1位。
推動綠色化轉型。完善綠色制造體系,開展全國唯一省級綠色工廠分級評價和“企業綠碼”試點,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76家、數量全國第5位,獲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3家,總數居全國第2位。9個企業、1個園區入選國家級水效領跑者,數量居全國第1位。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制發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實施方案。5家企業入選國家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典型案例,數量居全國第2位。
監制:張繼航
記者:王藝霖 姜麗麗 劉錦涵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