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3 15:09 來源:蘭州晨報 打印本頁 關閉
干枯的惠泉。記者 陳若夢 攝 |
中廣網蘭州5月3日消息 時光倒退到半個世紀前,五泉山上的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泉,泉水充盈而甘甜,穿越千年風雨,滋潤了山下一片綠蔭。然而,如今的五泉,淺淺的水底不知刺痛了多少蘭州人的心,人們的心中都充滿著這樣一個期待,清泉潺潺的圖景何日重現?
“五泉山 自從那五眼泉水日益干涸 從此這山因為缺少了水的靈動 而被抽去了它的靈魂……”
在蘭州,隨便問一名老人,他都會用霍去病鞭戳五泉的傳說,告訴你一個詩意的五泉山。
相傳西漢武帝時,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匈奴,曾屯兵于五泉山。當時士卒征途疲乏,霍去病以鞭戳地,山上頓時涌出五眼清冽的泉水。此后,古老的五泉穿越了千年的風雨,滋養了山下一片綠蔭,有達官顯貴在此修建園林、廟宇,一直傳承發展到今天,成為蘭州著名的園林景區。
而今,傳說依舊動人,五眼泉卻已今非昔比。
一名蘭州網友在百度蘭州貼吧里上傳了一段文字:
五泉山
自從那五眼泉水日益干涸
從此這山因為缺少了那水的靈動
而被抽去了它的靈魂……
文字中所描述的被抽去了靈魂的五泉山,究竟在蘭州人心目中是否還是當初那座五泉山呢?
4月的清晨,春光乍暖,當整個城市還在沉寂中半夢半醒時,五泉公園大門前已沸騰起來了——交際舞、小合唱、舞劍弄刀、打太極……自從4月12日五泉山公園封園后,晨練的市民將所有“舞臺”搬到了公園正門前的廣場上,住在力行新村一家屬樓的李鳳梅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對我來說,每天到五泉山鍛煉身體的習慣已堅持了十幾年,五泉山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老蘭州,我相信有很多市民和我一樣,關注著五泉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現在,我最關注的是,這次大修能不能把已經面臨干涸的五眼泉水恢復……”
李鳳梅的感慨引起了周圍人的共鳴:“是啊,五泉山,得名于山上的五眼泉水,可這多少年了,眼看著五眼泉水水位日益下降,如果以后沒有了五泉,五泉山豈不是名不符實了嗎?”和李鳳梅一起鍛煉的市民張楚川難掩痛惜之情。
現在的五泉究竟處于一種什么狀況?4月19日,記者來到五泉公園,探訪那五眼泉的現狀。
順著西側的甬道直上,兩邊的水渠流水很淺,繞過游樂園的圓門,首先來到惠泉,這里正在施工,不深的泉水上蓋了一層黑黃色的泥土。惠泉原是五泉中水量最豐沛的,也是過去附近居民飲用和灌溉的水源,用它泡茶,味甘氣香,用它澆灌而成的蘭州水煙和大棗,曾是清朝甘肅官員給朝廷的貢品。然而,如今的惠泉已變成了一眼名存實亡的枯泉,泥土下一層淺水覆蓋著泉底,不禁令人扼腕嘆息。
離開惠泉,踏著一道道青石階回旋而上,來到甘露泉。一聽這個美麗的名字,就知道這里的泉水一定是飲之如甘露,讓人油然而生掬之入口的念頭。可傳說中“久雨不盈,大旱不干”的甘露泉,如今也只剩下淺淺一灣水,水底的石塊突兀而起,“味如甘露”的傳說已經成了回憶中的一則動人故事。
出甘露泉就到了文昌宮。宮東側有一垣花墻,其花瓶狀小門的門楣上,大書著三個淡灰的隸書字——掬月泉。此泉和其它幾眼泉迥然不同,說它是泉,其實更像井,泉水聚在一口井樣的深洞中,距地面深約1.6米。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盤中,“掬月”雅名由此而來。這充滿詩意的名字一聽便令人心動,還算清澈的泉水低低徘徊在泉眼中,尚能感受到一點詩情畫意。
相傳“摸石生男,摸瓦生女”的摸子泉與掬月泉比鄰而居,地處曠遠樓里的巖洞中,如今因大修早已被一把大鎖把守著,雖然難見其真容,不過同事一句“一摸摸出一個啤酒瓶蓋”的笑談,卻讓人也不禁為它的命運而擔心。
“上人邀我烹新若,水汲山中第五泉。”明代文人李文在《詠五泉》中這樣稱贊五泉中的蒙泉。現在這兩句詩已作為對聯刻在亭子的石柱上,增添了不少風雅逸趣。然而,再觀蒙泉卻也水淺見底令人憂心,一條紅色的小魚孤獨地在水中低游……
一番探訪,昔日“泉水自巖縫間潺潺流出,源流纖細,經年不涸”的情景已悄然遠逝。
“那時,水量大的時候,水聲嘩嘩作響,翻過自然形成的陡峭山石,好像瀑布一樣奔流直下……”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五眼泉水開始快速下降,直到現在這副模樣。”
說起五泉的變化,在五泉山公園工作了幾十年的綠化工人劉師傅深有感觸:“那時候,五泉山到處是果木林,到處能看到潺潺流水,那種感覺真像進了原始天然的森林中,站在公園里感覺濕漉漉的,空氣特別好!”
作為一名老園林綠化工人,五泉山就是劉師傅的家,對于五泉水的流逝,劉師傅比別人更多了一分心痛。“水量大的時候,水聲嘩嘩作響,翻過自然形成的陡峭山石,好像瀑布一樣奔流而下……”順著劉師傅指的方向望去,只看到一塊塊大石頭上留下的被水沖刷過的痕跡,卻早已不見那瀑布飛流的景象。
“五泉的泉水一年要澆灌150畝農田,從東西龍口出來的水,甚至可以推動13臺水磨。”劉師傅回憶說,隨著后來電力的普及,古老的水磨退出了歷史舞臺,連同水磨一起消失的,還有五眼山泉。
其實,隨水而逝的不僅僅是五泉山中的原生態風景,五泉山周邊的泉水也正變得越來越小。
從后五泉村的王如光老人口中,我們又回到了劉師傅記憶中泉水豐沛的日子。
之所以叫做后五泉村,是因為這里位于五泉山后正南方,這里的水與五泉山的泉水同宗同脈。王如光老人回憶說,幾十年前,這里的山上還有從巖縫里滲漏出來的很多小泉眼,不僅五眼泉水量充足,五泉山周邊這些村子的泉水也很豐沛,附近村民除了飲用外,還用來灌溉農作物。
“可惜慢慢的,這水就越來越小了。”老人渾濁的眼里閃爍著對昔日清泉的期盼。
“隨著周圍用水量的增大,很多地下水被提取走了,從泉眼里流出的泉水自然少了……”
“五泉山完全是一座天然形成的隱形的大水池,造就了五泉山、前后五泉涌現出多個泉眼。經過數十年的變遷,如今的五泉山清泉難覓、飛瀑不見,五眼泉中的泉水常年只有淺淺的一灣。其實,整體上五泉山水量并不比原來少,作為五泉山泉水源泉的馬晗山地下水,并沒有破壞,今天它仍是五泉山水資源的主源頭。除了西北地區整體比較干旱外,主要還是由于用水量越來越大,以至于變成現在這樣。”五泉山公園管理處副主任路進鵬如是說。
有多少渠道在“瓜分”五泉山水?路進鵬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五泉山東側修防空洞,致使部分泉水從地下流走,后來五泉的礦泉水廠常年抽取地下水,五泉山東側的居民也不斷提取地下水,后山的農民還打了許多深井;公園內的綠化灌溉及日常用水,包括幾個水沖廁所等,用的都用五泉之水;公園及周邊的生活用水也出自于此,種種原因,最終導致五泉山上的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
同時,近些年來,五泉山的出水量也在日益下降。路進鵬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以前,五泉山東西龍口出水量約為800多立方米/日,現在不到600立方米/日。
在五泉山公園工作了幾十年的路進鵬熟悉這里的任何一個細節,他的感覺也代表了眾多老蘭州人對五泉山及五眼泉的感情。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五泉真的枯竭了,五泉山也將成為一個歷史。”
五泉的現狀刺痛的不僅是老蘭州人的心,對于每一個生活在蘭州的人來說,對五泉的恢復都有著深深的期盼。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蘭州人,五泉山是我最喜歡的蘭州景點之一,可是今年暑假的五泉游,卻讓我為五泉山心疼:惠泉有一個小亭子,被當做了茶園;摸子泉,上了大大一把鎖,曾經的,‘摸石為男,摸瓦為女’只能在門上的牌子上看到了。 其他三眼泉,要么泉眼里堆了垃圾,要么水臭得難以接近。山上的泉源,從以前的‘泉水奔騰’變成一小股水,一個礦泉水瓶,也要等半天才能接滿……”
同樣在百度蘭州貼吧里,記者看到一個蘭州大學生的一篇帖子,這位大學生真誠地希望相關部門請專家來會診,恢復五泉的自然泉水。
的確,作為金城久負盛名的旅游景點之一,五泉山在蘭州人的心中不僅是一個休閑旅游的場所,更是一種難以抹去的情結,五眼泉的命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我相信很多蘭州人和這位大學生的感受一樣,都希望無論是蘭州人還是外地人,到五泉山旅游,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五泉山的魅力。而它最大的魅力就是這五眼泉。”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把多勛進一步肯定了五泉的意義所在。
對于五泉目前的現狀,把多勛深感憂慮:“五泉山因‘五泉’而得名,正因為有了泉的靈動才顯現出山的靈秀,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五泉真的枯竭了,五泉山也將成為一個歷史。”
“要提升五泉山的旅游形象,我認為還須打好五泉牌,深挖‘泉’文化,讓五泉源遠流長,這不僅是滿足外地游客的旅游需求,更重要的是圓了蘭州市民的心愿。”對于五泉的未來,把多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無論怎樣,我們都希望通過政府部門和市民的共同努力,讓五眼泉水‘動’起來......”
“是啊,如再不進行水體保護,五泉將面臨干涸的危機。”對于這一點,從事了幾十年地質勘探工作的地球物理工程師、如今已退休的82歲老人劉承昌,也持有相同的觀點。多年來,老人通過研究對五泉山的地質、地形、泉水等情況了如指掌,對于如今的五泉現狀,老人急迫地希望得到政府部門的關注并加以改造恢復。
劉承昌老人說,在上世紀70年代初,鐵路局開挖“二號洞”人防工程時,從綠色市場至后五泉村兩頭開挖,挖到五泉礫巖層后就因大量冒水而被迫中止,為此引起前、后五泉裂隙水流失,至今兩頭洞口仍然流水不止。僅后五泉利用洞內流出的水就建起了數家純凈水公司。這個隧道的開挖破壞了五泉山留存不多的裂隙水。
如何有效恢復泉水?劉承昌老人的建議是,分別通過人工處理把綠色市場和后五泉開挖的水流出口封閉,讓泉水慢慢集聚回流,“封閉了外面出水的水源地,五泉山里的泉水水量就會上來,這種方式既經濟又簡單,五泉山的觀感效果也會有所改觀。”
對于市民、專家以及社會各界對五泉清泉再現的期待,蘭州市園林局的答復給予了我們希望:此次最大規模的整治改造中,對五泉的恢復正是其中內容之一。
蘭州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此次整治改造中,蘭州市園林局考慮將通過人工方式恢復“再造”五眼泉水,恢復先前泉水水量充沛、味如甘露的情景。
這位負責人說:“這次改造不光是簡單地讓水‘冒’起來,還計劃對周邊環境結合泉水進行整治改造,體現出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目前我們正在做相關的規劃和方案,規劃方案通過評審后,就可以付諸實施。”
“無論怎樣,我們都希望通過政府部門和市民的共同努力,讓五眼泉水‘動’起來,重新回歸到以前‘處處水流潺潺,偶聞飛瀑直濺’的美景,讓五泉山回歸真正意義上的因山聞名,因泉靈秀。”相信劉承昌老人的心愿,也是所有蘭州人的心愿。
記者 李林娜
責編:岳菲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