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明萬歷年間1595年的文星塔,后于20世紀70年代被拆。
清末的東新浮橋和惠州府城大東門。
1938年2月建成時的東新橋。
1938年12月東新橋被炸斷。
抗戰勝利后東新橋臨時搭通。
1929年的水東街包公巷口。
清末的惠州府河源縣衙,并不比大戶人家“氣派”多少。現在河源已經從惠州分出來獨立成地級市。
2006年的水東街
據廣州日報報道,近日,一部反映100余年惠州歷史發展的大型圖冊《惠州近代歷史圖錄》出版發行,該書中的老照片直觀再現了惠州波瀾壯闊的近代歷史長卷,彌補了惠州地方史只有純文字著作的史學研究空白。這些照片反映了100年前惠州的歷史圖景。
千幅老照片精選562幅
該書常務副主編、惠州市嶺東文史研究所所長吳定球介紹,《惠州近代歷史圖錄》是從1000多幅歷史老照片中精選出562幅具有較高代表性的圖片,并配以數萬字的說明文字。
這批珍貴的惠州歷史圖片來源主要有三部分,一為新中國成立前書籍、報紙、雜志、畫報等,編者從數以千計的出版物中大浪淘沙,找出涉及惠州的影像。二是來自于私人珍藏,惠州在近代史里是一座革命名城,留有大量的歷史圖片。許多市民得知該書的編纂計劃后,都把家中珍藏的老照片無私奉獻出來,包括好些惠州歷史名人的照片,彌足珍貴。三是來自總部設在瑞士的基督教崇真會牧師們當年深入惠州府窮鄉僻壤拍攝的真實照片,這批照片現存于美國南加州大學數字圖書館一個圖集檔案中,它們基本攝于攝影史的早期到二十世紀中期。惠州方面經過版權代理律師的艱苦努力,獲得了這批歷史圖片的版權授權。
圖錄中輯錄的不少照片是首次與讀者見面,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比如1930年在飛鵝嶺俯拍的惠州府城全景、懸掛于白鶴峰東坡祠里的 《宋蘇文忠公惠州畫像》等珍貴的歷史畫面。
吳定球說,鴉片戰爭后,瑞士基督教崇真會的牧師們,通過香港進入寶安、東莞,又經由東江水路上溯至惠州府各州縣。傳教士們拿著可攜式照相機,將東江兩岸的自然景色、城鄉風貌、古老的城池、喧鬧的街市、繁忙的水道、貧瘠的鄉村、溫馨的茶亭、蒼涼的古塔以及各行各業的人生百態,一一攝入鏡頭。
惠州地標東新橋最早照片“面世”
東新橋一直是惠州的地標。古惠州府縣兩城(即橋東橋西)隔西枝江相望,兩城之間靠一座浮橋連接起,這便是古東新橋。上面這張東新浮橋的照片是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數字圖書館檔案中發現的,拍于100多年前,這恐怕是東新橋最早的照片了,可以看到惠州古城大東門門樓及東新浮橋,大東門右側是文筆塔,塔后是府學宮,塔前則是上下米街及碼頭,這正是惠州古城最熱鬧的東江及西枝江流域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蘇東坡剛到惠州時從這上岸,并在合江樓住了一年又1個多月,寫下“歌呼雜閭巷,鼓角鳴枕席”的詩句。
東新橋歷經滄桑終得新生
1938年2月,東新橋被改筑成鋼筋混凝土梁橋,長125米,寬9米。同年12月即被日寇炸斷,后以竹木搭架便橋通行,1943年修復,1951年重建鋼筋混凝土9孔雙曲橋,長125米,寬11.6米,比較高,普通船舶可以在橋下通過。
2004年惠州市政府決定將東新橋在原址重建。2006年12月,新的東新橋落成通車。拆建東新橋時,市民們在老橋下的工地撿到大量古錢幣,成為一時佳話。
水東街圖中盛景已不可見
東新橋連接的水東街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是惠州“一街挑兩城”古城格局的核心組成部分。水東街還包括蘇東坡寓居的白鶴峰,可以這樣說,包括水東街在內的橋東是惠州歷史最豐富的地方,更是“研究惠州東坡文化最主要的地方”,蘇軾被貶惠州期間的作品大部分是住在橋東時作的。
1928年,水東街開始興建騎樓,街道擴寬至約9.14米,兩旁人行道及騎樓各約2.4米寬,約4.6米高。
2009年,水東街進行新一輪改造,雖然強調是修舊如舊,但事實上是完全拆除重建,只保留建筑元素;騎樓長街將變成網絡化騎樓城。當時報道配發的規劃效果圖,雖然看起來是中國式建筑,但并不是原來水東街的廣式騎樓建筑。在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過程中有一個重要指標,如果不保有幾片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街區,根本沒戲,因此,在拆建了水東街東新橋頭那一段后,改造工程在2012年被叫停。目前,水東街改造新的方案仍在進一步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