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電話線,一個接警指揮平臺,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在線……這是最長情的“聲命線”——110報警電話和隨時在線的接警員們。在深圳這座繁華的都市背后,他們在群眾身處困境和危難交織的瞬間,用聲音傳遞力量,用堅守護航平安,成為許多人心中最堅實的依靠。他們是一群在警營中默默奉獻的幕后英雄。

深圳警情管理中心

24小時響應 守護每一通“生命熱線”

“你好,深圳110,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這句簡單的問候,蘇天杏每天都要重復幾百遍。

蘇天杏,深圳110的一名資深接警員,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3年。三尺接警臺上的來電,有的是滿載求助的渴望,有的是揭露罪惡的線索,有的是緊急求援的呼喚……她的工作不僅僅是接聽電話那么簡單,更要在最短時間內準確判斷警情,迅速派發指令,為市民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走進深圳110接警中心,忙碌而緊張的氛圍撲面而來。接警席上,接警員們頭戴耳機,一邊用溫情簡潔的話語連起救人于水火的生命熱線,一邊手指飛快地敲擊鍵盤,眼睛緊盯著屏幕,時刻應對所有的求助和警情。夏麗是深圳110接警一組的組長,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8年。她告訴記者,接警員的工作看似簡單,實則責任重大。從接聽電話的那一刻起,接警員就要迅速進入狀態,詢問報警人的基本信息、事發地點和報警內容,同步錄入系統,并根據警情的不同,立即通知相應的派出所、交警或相關警種前往處理。

“警情就是命令,我們每個班次大概要接聽上百個報警電話。”夏麗表示。一天兩班倒,高強度,神經繃得緊緊的,但正是這樣的堅守,才換來了城市的安寧和群眾的信任。

“弱信號”是接警員工作中不容忽視的重點。如果半夜突然接到群眾來電,電話那頭只有哭聲,或者很小聲地報警,往往意味著報警人或許正處于危險中,這就很考驗接警員的經驗、觀察力和判斷力。夏麗回憶起一次凌晨的接警經歷,當時,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在電話中顫抖,她聲稱家中客廳有陌生人闖入。夏麗立即捕捉到了這個弱信號背后的強關聯,迅速上報并提級處理。最終,民警及時趕到現場,抓住了入室盜竊的嫌疑人,保護了這名年輕獨居女性的安全。

深圳警情管理中心

多元報警 科技先行

近年來,隨著群眾報警需求的變化和社會治安形勢的發展,深圳110也在不斷更新迭代。如今,走在深圳各大口岸、商圈等人群聚集地,總能看到一部安裝在墻上的“一鍵報警”便民服務裝置,除了紅藍燈光和警用標志外,其外觀標有中文“緊急報警求助”和英文“SOS”字樣……這對于來深的外國人、港澳臺同胞、未攜帶手機,或需要問詢、求助、救援的老人幼童等特殊需求群體來說,無疑是一個求助的好幫手。

“‘一鍵報警’便民服務裝置主要布設在夜間經濟帶、繁華商業區、治安防控點等重點部位、區域,目前全市已安裝了近2100余臺,極大地提升了重點區域警務應急效能。”深圳市公安局警情管理中心民警林沛泉介紹道。

隨著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的不斷提升,110報警渠道也在向著多元化發展!除了常見的110報警、撥打派出所電話報警,廣大群眾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小程序“廣東110”開展語音報警、視頻報警、自助報警等,也可編輯短信至“12110”短信報警,還有路邊“一鍵報警”等,可滿足各種復雜場景的報警需求,最大限度保障報警人的隱私和生命財產安全。

據介紹,目前,AI人工智能也在賦能110報警工作。通過“一鍵報警”裝置、5G高清通話技術和AI大模型的智能應用,深圳110接處警實現了從語言描述到直觀感知現場的轉變,從民警到場“事后”傳圖像到報警“事中”傳圖像的轉變,以及從警務資源“延時”支撐處警到“實時”支撐處警的三大轉變。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接警效率,也極大地提高了基層民警的處警效率。

深圳作為一座外來人口聚集的城市,全國各地方言較多,為了滿足群眾方言接警的需求,深圳110在招錄接警員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五湖四海的方言聚集一個接警大廳中,遇到聽不懂的方言,一個招呼就有“老鄉接警員”接過話頭,熟悉的鄉音,往往讓報警人倍感親切。

除了方言接警外,外語接警的推出,也解決了外籍人士在報警時遇到的語言障礙問題,補齊了接處警的短板。“我們除了培訓自己的接警員外,還與深圳高校的外國語學院建立了互助機制,一旦接到外籍人士的報警電話,可以邀請專家人才庫幫忙翻譯。此外,我們還利用AI大模型,推出互聯網報警智能翻譯功能,可實現外語的實時翻譯。”林沛泉表示。

深圳警情管理中心

邊接警邊處警 緊急警情“特事特辦”

隨著警情的不斷增加和非緊急警情的增多,接警員們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反映出群眾對110的高度認可和信任,但也對接警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深圳110重塑定位、提升專業性,推動110接警從單純的被動接警向主動的提前預警轉變。同時,深圳110還實施閉環管理、提升接警流程專業性,將整個110接警流程解耦為接入端、處理端和處置端三大環節,并分別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全面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一名接警員,從招錄到入職,要經歷2個月的培訓才能正式上崗。而培訓的第一節課,就是把整個深圳地圖背下來!哪條路屬于哪個轄區,歸屬于哪個派出所管轄,都要一清二楚,這是一名接警員的基本功。”夏麗向記者介紹道。

深圳110接警業務專項培訓現場

此外,一宗報警電話響起,接警員需要在短時間內準確判斷警情種類,把幾分鐘的對話歸納總結成一小段文字,并迅速派發指令。對于現行犯罪、失聯人員查找等重大警情還需要“特事特辦”,緊急處理。

“接到一宗報警電話,要求3分鐘之內處理并分發下去。而一旦遇到緊急警情,我們會立刻啟動‘邊接邊處’機制——接警員這邊還在接著電話,同時警情也已經同步到了派出所,派出所即刻出警,與時間賽跑。”林沛泉說。

正是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接警員,用他們的專業、速度和溫情,構筑起了深圳這座城市的安全防線。他們不僅是“聲命線”的守護者,更是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強后盾。未來,深圳110將繼續以科技為引領,以專業為支撐,不斷優化接警流程,提升處警效率,為構建更加和諧、安全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林楚浩)

編輯:張順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