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5日消息(記者肖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有媒體報道,金融詐騙又有了新花樣。去年底以來,有不法分子低價從新三板掛牌企業受讓股份后,以“即將轉板上市、升值空間大”為由,誘騙投資者高價買入這些新三板股。其間,更有“美女、帥哥”業務員利用微信或相親網站,添加投資者為好友,經過長時間的“感情培養”后,一步步將投資者帶入預先設好的陷阱。
“美女”“帥哥”加微信 放長線釣大魚
如果不是看了有人在網絡上發帖,詳述自己被“美女”加為微信好友,經過三四個月的交流,隨后被拉進“新三板”的投資圈,北京的郭忠華(化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結結實實地被騙了。郭忠華說,大約去年12月份,有個年輕漂亮的女性加他為微信好友,等郭忠華通過之后,對方又說加錯了,但并沒有刪除相關信息。隨后,這位女性隔三差五地跟郭忠華聊天,“她開始不會說這些,可能就會跟你聊聊天,聊各種音樂、娛樂,大概三四個月你就完全信任她,包括我們很多受害者還跟那個騙子之間相互寄禮物,關系特別好,取得了信任之后,一點戒備心都沒有了。”
郭忠華告訴記者,“在給她們錢之前,有見過面的,個別的見過一兩次,但是也沒有更深層次的交往。之后從3月份開始,她們就開始跟你透露說有股權可以賺錢,在短時間內就能上市轉板,利潤可能翻好幾倍。”
當郭忠華向對方表示沒有錢的時候,對方會說,可以墊資的。“新三板,我們這幾個受害人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都是騙子說的,說是用500萬的資金開戶,我們說也開不了,然后她就說她負責找人墊資花點錢,大概我們每個人花1萬5到2萬元的樣子,于是開了個新三板的戶,開完戶之后,就是按照她的操作一步一步。買完之后才知道這個股票的名字叫做利偉生物,然后看那個業績也不太好。”
郭忠華覺得不對勁,多次找對方溝通,但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
今年7月17日,河南利偉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澄清公告稱,網絡傳聞公司即將IPO、轉板創業板的消息不屬實。8月28日,利偉生物公司發布致投資者的一封信,再次聲明利偉生物暫時沒有IPO、轉板、上市的計劃,也從未發布IPO、轉板、上市的消息。這兩份聲明打破了投資者的最后一絲幻想。他們開始把手中的股票掛牌出售,但一連幾十個交易日沒有任何成交。
與郭忠華有同樣遭遇的,不在少數。至少7人遭遇同一手法,被誘騙買入利偉生物的新三板股票。這7人買入利偉生物的股票合計40.3萬股,投入資金近460萬元。郭忠華說:“我們都是知道股票,但不知道新三板,覺得新三板跟股票一樣,買了之后大不了賠了我就賣了,也賠不了多少錢,不知道現在根本就賣不出去,聽人說企業如果倒閉,根本就是血本無歸。”
福建泉州的受害者徐晶(化名)說,事后他們也反思,騙子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利用了人的弱點,“他會點擊我的朋友圈,跟你聊比如個人愛好、文學、音樂、電影等,讓你覺得他很有文化,跟你有共同興趣。”
在發現被騙后,郭忠華、徐晶等人開始了維權,但至今未收到明確的處理結果。他們說,曾向居住地及利偉生物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報案,但是均未予立案。警方給的理由是,投資者確實購入了利偉生物的股票,不構成詐騙。徐晶也承認,由于賬戶真實、交易真實,且交易全是投資者自己操作,很難有太多實質證據。
今年6月,上海市靜安區法院宣判了一起類似案件,該案涉案金額達4348.8萬元,12名被告人以犯非法經營罪獲刑。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詐騙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在類似案件中,如果投資者購買的新三板股票確實登記在其名下,將作案人群以詐騙罪定罪的難度較大。但由于作案人群通常不具有推銷股票的業務資質,因此,可以考慮將作案人群以非法經營罪定罪。
資深財經媒體人周勇長期關注金融領域的詐騙活動。他說,新三板交易和主板交易有著本質區別,“新三板本身的上市條件比主板要低很多,這就帶來它的門檻低,然后上市資質的企業,它的質量會比主板的要差很多。我們大家所熟悉的主板一般都是競價交易,但是新三板是協議的,這種交易會相應帶來它的流動性即交易的活躍性會差很多。”
專家:投資者本著“不熟不做”基本原則進行投資
周勇說,投資者再碰到這類騙局的時候,還是應該本著“不熟不做”這一投資的最基本原則。“這個事情實際上中間有一個讓大家躲開陷阱的機會。新三板要500萬。我沒有500萬,做不了這個投資。其實,這時候,投資者如果能夠意識到,新三板監管政策要求,必須是合格投資者,投資人必須在10日內日均500萬以上的經營資產,如果達不到,大家就不去做這個投資,就沒有后面這個事情。從這個角度來講,投資人要不鉆空子,不存僥幸心理,不能因為看到一個所謂的投資機會能賺大錢,現在就不管不顧,不遵守規則。”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貪字頭上一把刀。因舉債購買新三板,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家庭的悲劇發生。受害人的慘痛經歷也時刻提醒著我們,騙子越來越精明,騙局也越來越復雜,一定要擦亮雙眼,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