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是以街區為單元的城市更新重要內容。8月5日,《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公布,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北京市第一份關于老舊小區改造的五年規劃。

  征求意見稿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全市需改造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到2035年,把全市老舊小區建設成為房屋安全、環境整潔、綠色低碳、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完備、物業管理服務覆蓋、長效管理機制健全的宜居小區和幸福家園。

  精準施策 改造更新分類推進

  房齡27年的泥洼路30號院,曾經“病癥”頗多,私搭亂建、侵占公共空間、上下水管線老化堵塞等問題困擾居民。如今,再來到小區,私搭亂建沒了,環境美了,下水道不堵了,無障礙設施也好使了。這就是老舊小區改造的惠民成果。

  北京的老舊小區類型多樣,如何改造?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市屬老舊小區,將通過建立老舊小區改造數據庫、完善改造項目儲備庫,以“任務制”與“申報制”相結合的方式,滾動實施,壓茬推進,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全市需改造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在工作推進中,要結合‘12345’接訴即辦工作,將訴求集中的小區作為工作重點,居民同意改造整治且愿意承擔相應義務的小區,優先納入項目儲備庫。”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中央單位在京老舊小區,通過完善中央有關部門和北京市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中央單位與市、區、街道(鄉鎮)多層次的對口聯絡機制,加強工作統籌,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中央單位在京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簡易樓改建項目,可遵循“一區一策”“一樓一策”,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編制規劃設計方案和改建實施方案。

  征求意見稿特別提到,對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的老舊小區,統籌抓好功能完善和歷史傳承,依照相關機制標準做好建筑加固修繕,沿街立面風貌整治,路面整修改造以及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修復和更新。

  規范標準“好看”更要“好住”

  “瞧這大尺寸電梯,可以容納醫療擔架進入,直接通達各家的門口。”每每提及幾年前加裝的電梯,蓮花池西里6號院的住戶老丁就笑逐顏開。

  改造后的老舊小區不僅要“好看”,更要“好住”,健全改造標準規范體系很重要。8月5日同步征求意見的《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標準與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全面明確了老舊小區改造的內容、標準和流程。

  整體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分為綜合治理和綜合改造兩部分。其中,老舊小區的綜合治理是必須完成的,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則采用“菜單式”,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類。基礎類改造內容堅持應改盡改;完善類改造內容在堅持尊重居民意愿基礎上能改則改;提升類改造內容,堅持立足小區及周邊條件推進實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吸引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參與改造及后期運營,根據實際情況宜改則改,可以說是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

  “拆除違法建設、治理開墻打洞等治理內容基本完成,將成為衡量老舊小區改造的基本標準之一。”市住建委上述負責人表示,另外兩個標準是建立業主組織、物業管理規范運行,以及綜合改造的基礎類改造內容全面完成。

  按照要求,在改造工程進場前,老舊小區應完成影響改造工程的違法建設拆除、私裝地樁地鎖和廢棄車輛清理等工作。而在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完成后,應基本完成全部治理內容。

  多方參與 畫出最大同心圓

  住在大興棗園小區的居民,如今都有一個習慣,老舊小區怎么改、社區環境如何維護,都拿到“拉家常議事會”上議一議。老舊小區改造是暖民心、聚民心、得民心的民生改善綜合體,只有激發居民參與改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在改造內容上達成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

  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廣泛發動群眾,全面推進社區居民共建共治共享。老舊小區改造是基層治理工程,要用好“社區議事廳”,建立社區協商機制,充分發揮居民中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員及其他優秀分子的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配合改造、依法履行義務。

  同時,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引導居民合理承擔改造費用,鼓勵居民按一定分攤比例共同出資。小區共有部位及共有設施設備使用權、經營收益、小區居民捐資捐物等,可視為居民出資。

  “勁松模式”“首開經驗”,表現了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作用。征求意見稿也提出,鼓勵社會資本在微利可持續盈利模式下以多種方式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各區可結合街區規劃,鼓勵鄰近老舊小區統一規劃公共空間,統籌利用存量資源,合理配置便民服務設施,實現打包改造、整體運營。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直面老舊小區改造的難題和挑戰,健全完善老舊小區各類配套設施,補齊短板,優化功能,提升環境,為新時期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深入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上述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