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縣鎮村三級覆蓋。近日,懷遠縣遠程心電視頻診斷中心逐步破解基層醫療機構心電診斷工作難題,幫助基層醫生當好“健康守門人”,為全縣鄉村地區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村民在陳集鎮衛生院進行遠程心電診斷(懷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懷遠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醫務部主任徐強介紹,長期以來,心電圖檢查作為經濟有效的常規檢查項目,對于臨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心電診斷技能的掌握難度較高,特別是鄉村衛生醫療機構,往往難以獨立完成心電診斷工作。
近期,懷遠縣衛健委統籌醫改資金240萬元,支持并指導縣人民醫院全力推進醫共體遠程心電視頻診斷中心項目建設。該平臺像一張看不見的“網”,由縣到鎮最后到村,逐級設置心電診療設備,串點成線,連線成網,將廣大鄉村醫療機構與縣人民醫院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基層醫療機構心電圖的采集、傳輸、遠程診斷和報告發送的無縫對接。值得一提的是,該院還對平臺進行功能升級,實現遠程視頻會診功能,基層如有疑難雜癥患者,可借助平臺實時連線牽頭醫院,通過遠程視頻進行診療指導,專科醫生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大大提高了心電診斷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在懷遠縣人民醫院遠程心電視頻診斷中心,記者見到了這一現代科技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的“心電視頻網絡”中樞——心電中心質控平臺,是覆蓋醫共體內所有鄉鎮基層心電診療的“指揮室”和“作戰室”。
中心內,可實時互聯的質控平臺顯示屏足有一面墻大小,利用區域化醫共體衛生信息管理為核心的信息平臺,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進行心電圖的采集并傳輸至縣醫院心電中心質控平臺,由縣人民醫院進行遠程心電診斷,并發送報告,使心電數據信息化、電子化,進而逐步建立整個地區的心電數據中心,提高基層心電不良事件檢出率,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目前,“遠程心電視頻診斷”平臺已在陳集鎮開展先行試點。近日,該鎮村民趙大媽因心臟不明疼痛,輾轉多地檢查無果,最終在鎮衛生院通過心電圖檢查,并通過遠程心電診斷,很快得到縣人民醫院專家診斷結果。“現在看病真得勁!”趙大媽深感“遠程心電視頻診斷”平臺的便捷和高效。
“遠程心電視頻診斷平臺向群眾免費開放。”懷遠縣人民醫院慢病管理中心主任、陳集鎮衛生院掛職副院長韓少峰說,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大大降低了醫療成本,真正惠及了廣大百姓。
徐強介紹“遠程心電視頻診斷”平臺不僅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率,還大大方便了百姓就醫。該平臺通過向衛生院和衛生室普及,打通了心電診斷的“最后一米”,為實現“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的頭疼腦熱在鄉村解決”這一分級診療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據了解,懷遠縣“遠程心電視頻診斷”平臺將覆蓋全部鄉鎮,實現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心電圖的24小時實時傳輸和及時診斷。隨著數據的持續收集,AI自動相關預警功能也將自動啟動,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謝勛章 趙子涵)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