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国内精品蜜汁乔依琳视频-国内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新区-国内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影院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視頻解讀 更多>>
制度建設推動科學發展之一:百次提及法制與制度有原由
制度建設推動科學發展之二:法制是制度的核心
網友寄語 更多>>
·【論壇】你說我說十七大
·『投票討論』17大盛會...
·寄語十七大:對黨說句...
·報告細到感動你
·『討論』我如何學習貫...
·和諧文化是中國人思辨...
十一:小康與時代的核心價值
中廣網    2007-10-21

作者:楊春陽

 

    當人們的生活已經總體上達到小康,當全社會正朝著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起步的時候,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我們生活在中國歷史以來一個物質財富急遽增長的時代,也是全社會急迫地渴望美德的時代。最近,53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全國道德模范,還有254個獲得提名獎的人,受到了隆重的表彰。胡錦濤總書記在接見他們時說:“我們始終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和諧社會要靠道德的力量來凝聚,和諧社的發展離不開道德的助推。物質的東西是直觀的、指標化的,但是道德自有它的尺度和價值實現形式。胡錦濤親自提出并倡導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當今中國社會道德實現形式的表現,也是執政黨和政府的信仰及理念的延伸。


    在利益訴求多元化的社會環境里,核心價值觀和道德理想,能夠成為整合不同利益階層的強大的紐帶,剛剛受到表彰的私營企業經營者林秀貞,充滿愛心地贍養著6名孤寡老人,還在自己的企業里安置殘疾人、在經濟上幫助貧困學生。鼎鼎大名的體育明星姚明,多年始終支持、贊助殘疾人事業和其他慈善事業…… 


    道德靠信仰的力量來提升,靠榜樣的形象來傳遞,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更多的人能夠記住的,不是其中的理論原則,而是它們的道德感染力。所以,執政黨及其成員,管理著社會的各級政府及其官員,應該首先責無旁貸的餞行社會公德、樹立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維護個人品德。


    道德要靠責任來維系,我們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含義,我們所形容為“民族的脊梁”的那些個體的人、那些人的群體,傳遞的都是是對國家、社會的責任。道德靠智慧的思想和先進的理論來充實,先進的文化、與時俱進的理論、人類共同的智慧,都是道德建設應該汲取的營養和食糧。道德也靠堅實的經濟基礎去張揚和樹立,衣食足而知禮儀,這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也是道德最真誠、最頑強的守望者。通過親情倫理的枝干和秩序,道德的生命才能在社會中延續。民警羅金勇和妻子羅映珍的事跡,讓人們感動。羅映珍已經成為了全國的道德模范。在丈夫被毒犯打昏迷后躺在病房的600多天里,妻子羅映珍也就守候在昏迷不醒的丈夫身旁600多天。每天給他寫一封信,并念給丈夫聽。羅映珍相信用愛的感染、用人的力量,丈夫最終會蘇醒過來。


    在人類的詞匯里,“愛”是每個人都最愿意接受的詞匯,但是如何去給予“愛”,羅映珍選擇的是最崎嶇、最艱難、也最珍貴的給予方式——,在600多個日日夜夜的守候中,她給丈夫喂水、喂食物,為他刷牙、擦洗、理發……


    關于責任,關于美德、尊嚴和幸福,作家卡倫.布里克森說:“一個好公民在履行自己對社會的職責中尋求幸福,有尊嚴的人在實現自己的命運中獲取幸福。”那么,一個好丈夫、一個好妻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是他們這樣的一對普普通通的青年夫妻,讓我們民族的道德精神得到了升華。


    羅映珍的事跡,給社會一種啟示,價值觀的養成和道德的建設,是時間的年輪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淀和延展。道德不會像財富那般爆發起來,但是道德的淪喪卻會像股市崩盤那樣貶值下去。所以,道德充滿了不間斷的述說和講解,道德需要持之以恒的懷念和回憶,要常常去追溯往昔,才能看清楚它的每一個鏈環。


    因此,道德很容易與傳統文明相交融。“慎終追遠”是中國人最頑強的一種道德姿態。海外的華人回來,要去看看黃帝陵、看看泰山、看看長江黃河、看看父輩的舊屋和祖先的墳塋。清明節到了,我們在懷想先人恩澤、祭奠烈士英靈的時候,內心的道德感油然而生。


    去年,中國共產黨隆重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她領導著一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她要紀念和回憶長征,是為了追溯自身力量的源頭。成為核心的力量,當然不能沒有核心的價值,長征就是這種價值的升華、提煉和最鮮明的展示。看看當今世界,再沒有那個執政黨,還擁有這樣一筆寶貴的財富。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編:余京津      
友情鏈接 | 十七大新聞中心 | 中國政府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國際在線 | 央視國際 | 中國日報 | 中國經濟網 | 光明網 | 中新網

通信地址:北京復興門外大街2號 中國廣播網 郵編:100866
電話:63909788 63909799 傳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版權所有(C) 京ICP備05065762號